ZKX's LAB

如何评价四渡赤水? 对四渡赤水事件的评价

2021-04-06知识3

四渡赤水的故事 一渡赤水河1935年1月,中央红军占领遵义地区后,引起了蒋介石的恐慌。为了阻止中央红军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或东出湘西与红2、红6军团会合,他除以湘军、鄂军各一部围攻红2、红6军团,以川军、陕军各一部对付红四方面军外,还集中148个团共约40万人的兵力向遵义地区进逼,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乌江西北的川黔边境地区。但是,战况激烈,形式严峻,毛泽东严肃指出:根据目前的敌情,原定由泸州、宜宾之间北渡长江的计划,已经行不通了,为了摆脱僵局,争取主动,必须命令部队迅速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沿古蔺、叙永等地北上,寻机从宜宾以西地区北渡金沙江,向川西地区进军,协同红四方面军由川西北实行总反攻。毛泽东的这一果断决策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赞同。1月29日,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刘伯承的领导和指挥下,从赤水河的土城、猿猴场、太平渡等渡口,顺利地渡过赤水河。从此,拉开了四渡赤水之战的序幕。二渡赤水河形势表明,中央红军按照遵义会议决定的计划北渡长江,向川西进军,已经非常困难。同时,如果机械地执行原定战略计划,久留此地待机渡江,也将会陷于国民党军优势兵力的重重包围之中,红军极为不利。因此,中共中央、中革。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这些事件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基本路线: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各阶段:1、长征准备阶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2、长征失利阶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3、长征转折阶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4、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5、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6、大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各部队。扩展资料:历史影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1935年2月23日,红军总政治部在《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中,第一次把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为“长征”。5月,朱德在。

请问四渡赤水真的有必要么? 四渡赤水中走弓背而不走弓弦、迟迟不过金沙江的原因,到底是战术调动敌军的必要之举,还是不愿和张国焘会…

#对四渡赤水事件的评价#台湾人如何评价四渡赤水的#外国人如何评价四渡赤水#蒙哥马利评价四渡赤水#老外如何评价四渡赤水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