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到底卡在哪里了,感觉现在进展很缓慢? 可控核聚变概念早在1933年就被提出了,对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研究则始于1939年,如果从美国物理学家贝特通过实验证实,把一个氘原子核用加速器加速后和一个氚原子核以极高的速度碰撞,两个原子核发生了融合,形成一个新的原子核—氦外加一个自由中子,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了17.6兆电子伏的能量算起,对该技术的的研究已经持续了整整81年。在这近一个世纪的研究历程中,可控核聚变面临过许许多多的难点,然而归根结底难点始终只被卡在一个问题上,那就是材料耐热。核聚变是两个较轻的原子核聚合为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核聚变链式反应所释放出来的热量跟太阳的温度时一样的。太阳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可控核聚变装置,其中心温度大约是表面温度的3600多倍,一般认为太阳的表面温度约为5500℃,照此计算,那么太阳中心的温度大约为19800000℃。目前人类所掌握的最耐高温的材料是一种叫做五碳化四钽铪的合金(化学式为Ta4HfC5),它的熔点为4215℃。而可控核聚变的发生链式反应时所释放的能量接近太阳中心温度,这就意味着人类即使成功进行可控核聚变也没有任何一种材料能够经受得住19800000℃高温考验,这就是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所面对的唯一难点。如果。
核聚变可以控制吗? 核聚变,或者说可控核聚变,有人说这是天荒夜谈,永远不可能实现。但近期,中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可谓领先全球!我们地球的能量来源主要就是通过太阳的聚变产生辐射过来的,而发生这个反应的元素主要是氢元素。所以,可控核聚变也被称作人造小太阳项目。旨在解决人类的终极能源问题,实现能量的无限制供应。首先,就要认识氢元素!氢在自然界中主要以三种同位素形态出现,如下图:氘的含量很低,普遍存在于水中,相对于大海,可谓海量,取之不尽!在这里顺便一提,地球上的水有说法是从星际中的彗星带来的,但也有研究证明,彗星中水的氘的含量比例普遍是地球水的两倍以上,所以这也很难解决得通。当科学家第一次提取出氘时,获得的是诺贝尔化学奖,而不是物理学奖金。重水,用到的就是氘,即氧化氘,而我们常说的水是H2O中的H是指氕。重水在氢弹研制中非常重要,像什么重水反应堆,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有兴趣自己搜索学习。重水,最大密度的温度是11.22℃(普通水是4.08℃),熔点是3.82℃(普通水是0℃),沸点是101.42℃(普通水是100℃)氚,半衰期很短,只有12.43年,会衰变成为氦3,在自然界中含量很低很低,主要由宇宙射线作用产生。但是随着人类。
为什么要研制可控核聚变?能造出太阳的核聚变,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能弹指间毁灭地球。谢谢邀请。与其他能源相比,可控核聚变有三个巨大的优势:首先是释放的能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