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瓜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王安石的诗作《泊船瓜洲》,其中瓜洲隶属于今天的哪里?

2021-04-06知识4

春风又绿江南岸下一句是什么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今译〕春天又来到了长江南岸,明月啊,你几时伴我回去?〔赏析〕瓜洲,在今江苏镇江镇对岸,为重要渡口.熙宁八年(1075)二月,诗人进京拜相,所乘的船停舶在此,想起那金陵(今南京)的家,便写此诗抒怀.据洪迈《容斋续笔》说,他曾亲见诗稿,其中“绿”字改过十几次,先后曾改为“到”、“过”、“入”、“满”等字,都不满意,最后定为“绿”字.“绿”字为何精警?因为它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为鲜明的视觉形象,写出了春风的效果,春风的精神,同时也显示了诗人再次拜相的愉快心情.而前面十几字则较为抽象,缺乏个性.〔原作〕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宋2113.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5261重山。春风4102又绿江南岸,明1653月何时照我还。译文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这首七绝触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景写心,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很有余韵。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修辞上的锤炼。据洪迈《容斋随笔》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原稿“春风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真达到。

如何理解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还”字? 【古诗原文】《泊船瓜洲2113》王安石526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4102春风又绿江1653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创作背景】:一般认为这首诗写于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两次变法失败,有意归隐不问世事,却无奈奉旨北上东京汴梁,行至瓜州渡口回望月下江南,触景生情之时,表达了诗人浓浓的乡愁和孤独而复杂的心境。【古诗赏析】:诗人选择了一系列的典型地点作为叙事的符号,从空间的变换中,让读者了解“泊船瓜洲”的起因、经过及此行目的,同时诗人又嵌入了一些典型的景物,作为触动诗人情思的典型意象,让诗人的神思在时空的变换和意象的触发中自然流淌。初春的傍晚,明月当空,一个乘舟离乡北上的老人,在瓜州渡口泊船伫立,回望江南故乡,不问人不问己,只问空中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神思的流淌变幻中,展示出灵魂深处的无限的孤独和无奈的乡愁。这首诗表现乡愁的背后,更表现了诗人深刻而复杂的政治寄寓,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已经风烛残年。他眺望家乡遥问明月,不由自主的吟诵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不问人、不问己、只问月,这千古一问,成就了这千古名篇,这里面的深刻的政治寄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瓜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