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江湖人称:余大嘴)又来了。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经过对手机相机方案的产品分析,发现一亿像素实际拍照效果是不如大底大像素的Sensor,即便一亿像素通过多个小像素合成大像素,效果也还是有折扣与差距。
并且手机拍照不仅仅取决于像素数量,还取决于像素大小、处理器元件、软件算法以及芯片能力共同协同。才能给用户真正好的体验。
很明显,余大嘴这话就是冲着小米的一亿像素传感器去的。称其实际体验不如华为P40系列的IMX 700传感器,而后者参数上只有5000万像素。
对于以一亿像素模组为卖点的小米,自然咽不下这口气。Redmi产品经理王腾出面回应:一亿像素传感器最大的优势是解析力,比起其他像素的传感器能够保留更多的细节。“友商”一直无视这个优势。
一亿像素和大底大像素,究竟谁的方向错了?
商家们吵架,最迷糊的就是消费者了。小米华为,他们说的到底谁对呢?其实双方说得各有各的道理,但都是只说了自己方案的优点。我尽量把这事说的通俗点,让普通消费者能明白小米和华为方案的优劣。
相机成像的原理是把光打传感器上。再由传感器上感光元件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 。咔嚓!一张照片就被记录下来了。原理上传感器尺寸、像素数量和单像素大小都决定了单位时间内相机进光量的多少。
打个形象点的比喻:拍一张照片好似蒸一锅米饭。传感器尺寸就是锅的尺寸,像素高低是米粒多少、单像素大小就是米粒大小,光就是水。拍一张高质量的照片相当于做一锅香喷喷的米饭。
同时单个锅的容量有限,想要装下更多的米。只能把换颗粒更小的米(更小的单像素面积)或者换更大的锅(更大的传感器尺寸)。
我们先来看看小米的方案:三星这颗HMX传感器尺寸达到1/1.33英寸,单像素尺寸0.8μm、一亿像素。
对照蓝绿厂用的主流索尼的IMX689模组 :1/1.43英寸传感器尺寸,单像素尺寸1.12μm,4800万像素。你会发现三星HMX传感器的尺寸大,像素多,但单像素面积小了。这就好像用得锅大,米多,但是单个米粒变小了(小米果然用了“小米粒”)。
高像素的优点是什么?是解析力。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超高画质可以带来超高解析力。拍出的照片会有非常丰富的细节。你随便放大某一个区域裁切,就可以得到一张新的照片。
不过凡事都是双刃剑:增多像素数量,减小单像素大小的做法。在弱光下,小底的感光能力更弱,信噪比就会更低。也就意味着照片的噪点会更多。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厂商开发了四合一或者多合一技术。将几个像素面积合一来提高成像质量(HMX传感器就可以通过四合一来达到1.6μm的单像素尺寸),但这种技术也并不是完美的,在空间精度和色彩精度上会有巨大损失。
同时一亿像素的照片也会带来更多的计算量。尤其是在弱光环境中用四合一技术。这对手机soc性能提出了很高要求。像首发的小米CC9 Pro 尊享版搭载骁龙730G处理器,在一亿像素模式下,拍摄一张需要等待三到四秒时间,用户体验极差。 米10 在旗舰处理器骁龙865加持下把这个时间缩短至一秒左右,但依然会有明显的延迟时间。
另外一亿像素下,照片的体积也会大幅增加。一张照片动辄十几二十兆容量。对存储空间也有极高要求。
再来看下余大嘴家华为手机。搭载的是华为与索尼合作开发的IMX 700传感器。传感器尺寸达到了1/1.28英寸、单个像素尺寸达到了1.22μm、5000万像素。四合一后可达2.44μm。除了米粒数量少一些以外,锅大,米粒个体也大很多。
这样做的好处是,华为手机可以捕捉更多的光线,从而拍出质量更好的照片。日常中的光线不可能随时都充足,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华为手机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除了吸光能力更强以外,IMX 700传感器还支持全像素八核对焦技术。对焦速度比小米的HMX传感器更快。照片就不容易拍糊,成像速度上也更一些。从这些方面看华为手机的拍照体验是好于小米手机的。
另外,新款的IMX 700传感器还使用了RYYB的滤光方式来进一步增加进光量。相比主流传感器的 RGGB排列(1 红 2 绿 1 蓝)。RYYB的滤光方式用黄色代替了绿色滤镜,黄色=红色+绿色,可以同时透过红光和绿光。所以在传感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IMX 700进光量增加了40%。
华为手机有“夜视仪”的称号,并不是浪得虚名。
当然这种方案也有自身缺点,因为多透过了一种颜色的光,照片的色偏问题就难以避免。虽然有算法弥补。一些场景下依然会现象出来。但对日常使用时的影响并不大,(大多数手机屏幕和显示器也存在色偏问题)
看到这里对于两种方案孰优孰劣,大家心里应该都有数了:如果你喜欢去青海、拉萨这样阳光充足的地方拍风景。小米的一亿像素镜头绝对让你拍到更多的细节。如果你更喜欢拍夜景,那么华为手机就更适合你。
不过相较而言,一亿像素是更直接更吸引人的一个参数。不明觉厉的消费者一看就会觉得相当牛X。而华为手机以“夜拍”能力为卖点,高像素带来的提升与“夜拍”性能相悖。但又眼见自己家的产品在像素上吃亏,难怪余大嘴会跳出来为自己家的产品说话了。
高像素和大像素,谁是智能手机的未来?
其实高像素还是大像素都必须配合大底才能体现优势。像素高了,进光量不够,解析力的优点也发挥不出来。小米HMX传感器尺寸达到1/1.33英寸,也是目前业界第二位的存在。
但想要底大,就得增加镜头模组。手机内部的空间有限,不可能让镜头模组无限制增大。无论是小米还是华为的旗舰机。镜头模组都已经做的很大,手机重量也都在200克以上。再去增大相机模组的空间已经相当有限。
从用户体验来看,智能手机便携的意义远大于拍照。随手掏出手机,按下快门就能得到一张不错的街拍图片。这才是手机拍照的最大意义。从这点来看,iPhone 到如今还停留在1200万像素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人家走的是用户体验为主的路线。
iPhone 11 Pro Max只有1200像素和1/2.55英寸,从参数上看是被秒的节奏。但实际体验上来说,也没见iPhone用户在拍照性能上有那么多吐槽。
从这点来说,余大嘴后半句说的是对的。拍照效果并不是简单与像素数相关,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硬件、软件算法以及芯片能力共同协作的结果。光靠硬件上的堆砌是无法“堆”出一张好照片的。
目前智能手机市场中,手机性能方面的差距太小——甚至可以说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拍照性能就成了产品差异化一个重要突破口。
就促使了产商们在相机参数上做文章,以形成“吸睛”的卖点。对手机拍照的不同理念,也导致厂商们在手机镜头上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大家都觉得自己的理念没错,就导致了有关“方向错了”,“徒增功耗”之类的骂战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