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 外国留学生越来越多反映了中国教育的什么问题

2020-07-26知识6

有些中国高校为什么要给外国留学生提供高额的奖学金,有什么意义? 请问中国高校,你们发现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给予了外国留学生比本国学生还要高的奖学金或奖励规定?说得官面堂煌点你们是想说是为了增进与外国人的友谊,说得不好听的话就叫毫无尊严甘当洋奴去?外国人,可外国的大学却都把中国学生当摇钱树,却从来未想过厚待中国学生,顶多就是让中国学生与他们自己的学生共同一道学习而已,中国学生照样优秀,中外学生之间照样可以做朋友,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所以,外国留学生能不能把学习搞好,他们对中国的同学、对中国持啥看法完全取决于他们个人对学习的态度和对中国的看法,决不是仅凭增大奖学金等特殊的照顾就能让他们产生好感的。所以,应抛弃媚外姿态到正常状态,将中外学生一视同仁就行了。在国外留学一年期的硕士研究生,中国教育部不承认学历吗 1、英国的一年制硕士,已经延续了几百年,是通过不断的研究、积累沉淀延续下来的,是证明一年不仅可以学到知识,。在国外留学一年期的硕士研究生,中国教育部不承认学历吗 一年以上是认可的2113。一年硕士不仅英国有,澳洲也有5261,世界4102上其他很多国家都有,教1653育部对于国外的1年期硕士是认证的,只要你就读的一年硕士是教育部留服中心所认可的,那么你所获得的硕士学位就是认可的。扩展资料:主要原因:开阔眼界和经验;2.学习与该国有关的语言、文化知识;3.追求更好的教育条件。在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留学的学生中,这个原因最为常见。4.外交原因。政府之间为了表示亲善合作,可能互派学生,官员或者军人到对方学校学习。5.与移民有关的原因;6.随父母暂时居住在外国的未成年人。7.以留学生身份申请学生签证,获得暂时定居权。8.熟悉该国社会,积累经验,为以后永久性定居作准备。9.为将来获得更好的工作环境打下基础。趋势:第一个趋势是低龄化越来越多了。低龄化是未来的一个主流。2000年,在新东方教室里面坐的是大学生为主的,2010年后是中学生越来越多了。中国出国人群的比重,可以明显看出来,高中生毕业到国外留学的比例在过去几年递增得特别快。所以,第一个是低龄化的趋势比较重。第二个就是读商学院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知道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以后,很多人都会受到未来职业发展的瓶颈,在金融危机的时候。留学生办签证到哪里去取202表 首先,JW202指的是“外国留学人员来华签证申请表”,是用于来华留学人员办理来华留学签证、入境、入学报到、办理居留手续的重要文件。申领JW202表时,请填写“《外国留学人员来华签证申请表》(JW202表)申领表格”,传真或邮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秘书处。申领表请从学会网页下载。中小学申领JW202表,由所属省市区教育厅(委)统一代领。申领时间:3月1日至6月30日9月1日至1月10日《教育部<关于规范我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教外来〔2009〕83号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我不明白我是否符合条件。本人出生在国外,有外国国籍,父亲是外国人,母亲是中国人,从出生到8岁一直生活学习在国外。但是9岁后来中国学习,一直到现在高二,近四年也没有。大量外国留学生来华,能否掩盖中国高等教育的弊端 中国教育的弊端就在于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受教育者的创新性,注重理论研究缺乏对实践指导的重视。缺乏一个比应试考核制度更符合社实际需要的考核制度。。怎么看待某些中国大学中的外国留学生获得超中国学生的待遇? 中国教育国际接轨,来华留学政策也应当改革大学招收国际学生是教育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步骤。美国大学每年招收成千上万的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留学生,他们不仅自己学到了知识,也为美国输送了最优秀的人才。所以欢迎和鼓励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作为改革开放的一项举措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如今来华留学政策在我国民众中争议很大。其中最大的质疑主要有两点:第一,来华留学生比中国内地学生更容易上高层次的学校。简单说,一些来华留学生并没那么优秀,却能上中国最优秀的大学。而这个情况发生在优质教育资源并不发达的中国就更不可思议。第二,来华留学生能够获得比中国学生更好的生活待遇和丰厚的奖学金。简单说,中国学生上学需要缴纳学费,一些贫困生的奖学金还不足以维持温饱。而来华留学生却能很容易获得比中国学生高得多奖学金。住宿和生活条件也要好得多。这个情况发生在并不是十分富裕的中国也是不太合适的。不是要国际接轨吗?我们随便拿两个西方国家做比较,美国和德国。国际学生到美国留学,都要一视同仁地按照美国高校的规定进行考核录取,不可能因为是国际学生就比美国学生更优先。而且由于还有语言考试,所以比美国学生更难。多数国际学生是拿不到奖学金的。

#教育部留学中心#教育部#留学#硕士研究生#大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