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西汉初年的帛书,下图是其中的《黄帝书》(局部)。它可以用来说明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档案

2021-04-05知识7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西汉初年的帛书,下图是其中的《黄帝书》(局部)。它可以用来说明 B试题2113分析:出土“西汉初年的帛书”并不能说明A.西汉时5261期还没有发明书写用纸4102,故可以排除;B.当时的隶书还1653带有篆书的特征,从图中可以看出,此项正确;C.丝织品作为书写材料逐渐普及,这一说不准确,因为不能以一个特例来说明当时的社会情况;D.《黄帝书》成为太学的教材之一,这从材料中也不能看出。故此题应选B项书写材料的演变:①殷商时代主要把文字刻在甲骨、青铜器上;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更多使用竹木简和丝帛做书写材料。②西汉前期,中国已有了纸。当时是麻纤维纸,但纸质粗糙,不适于书写。③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植物纤维纸,被时人称为“蔡侯纸”,实现了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④魏晋南北朝时期,纸的质量和产量提高,纸取代简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⑤4世纪时,造纸术东传朝鲜、日本;8世纪时传到西亚,后来经阿拉伯传到欧洲和北非。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什么 1、漆器,共有184件,以木竹胎和夹纻胎为主,器型主要有、钫、锺、盒、匕、卮、勺、耳杯、具杯席、投、石、案、匜、奁、几、屏风等。2、竹木器,共有40只竹篓,1叠竹夹,1把长柄大扇,1把短柄小扇,2件竹熏罩(一大一小),1件木杖,32件木璧,13件木犀角,8件木象牙,1件竹串,1件竹筷子,2把木梳,2把篦,2条竹席,4条草席;具杯盒等。3、墓主的三颗印章:玉质私印一枚,上书阴体篆书“利苍”二字;铜制明器官印二枚,分别用阴文篆体雕刻“长沙丞相”、“轪侯之印”。4、简牍,共计610支,部分残简出土于封土之中,著作内容可分为医术(200支)和遣策(410支)两部分。5、木俑,共计104件,其中有着衣歌舞俑和乐俑共计17件,着衣侍俑8件,雕衣俑4件,彩绘俑73件。扩展资料: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价值:1、从三号墓中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经考证,比《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可能还要早,书中记载了52种疾病,还提到了100多种疾病的名称,共载方280多个,所用药物计240多个。这是我国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剂。《五十二病方》的发现,补充了《内经》以前的医学内容,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医学遗产。2、三号墓出土的10多万字的大批帛书,是。

下图文献是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道德经》,书中的某些思想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的是①无 C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档案#2019档案揭秘马王堆汉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