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如何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 提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研究

2020-07-26知识12

如何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 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基础性和全局性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大举措,对于构建社会。如何提升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qzf86210一、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重要意义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主要是指公务员依据依法行政的原则和观念,按照法定职责和权限实施行政行为并承担相应行政责任的能力,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3623764主要包括:具有较强的法治观念和行政法律意识;掌握本部门执行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具有适用法律的能力;具有用法律思维来研究情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观念有所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应看到,当前的依法行政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依法行政能力仍然是影响政府机关依法行政水平的制约因素。这就要求对公务员特别是行政机关的领导干部长期不懈地进行教育和培训,增强公务员法制观念,树立依法行政的正确态度,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2.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保障。公务员担负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规划、组织和。如何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并首次要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领导干部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主动以法治思维看待问题,带头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依法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用法治的眼光审视问题、谋划工作法治思维强调尊重法律权威、遵循法治原则、体现法律理性。法治方式强调按照法律规则协调利益关系、解决冲突纠纷,遵循法治规律行使权力、治理社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国家和社会,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理性共识,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稳定。领导干部需要学会用法治的眼光审视问题、谋划工作。树立办事依法的规则意识。办事依法是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树立办事依法的规则意识,就是要做到宪法法律至上,树立敬畏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法律意识。办事依法的规则意识,注重强调执政行为的合法性、程序性、权利义务性、公平正义性,核心是规范、约束和监督公权力的运行,反对各种形式的特权及暗箱操作。这就需要领导干部从内心深处坚持把办事依法作为。四十、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答:《纲要》规定,要通过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不断提高他们依法行政的能力。(一)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领导干部要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提高自身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法、懂法,才能信法、用法。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和掌握宪法、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增强法律观念,提高法律素养,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要将法律知识列入领导干部初任培训、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实行领导干部的学法制度,定期或者不定期对领导干部进行依法行政知识轮训、新法规培训,提高其对有关法律法规的了解。有条件的,要积极探索对领导干部任职前实行法律知识考试的制度,以督促行政机关领导干部重视学习法律知识。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领导更要带头学法、用法、守法,严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行使权力不越权,履行职责不推诿,关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政府管理中的问题和矛盾。领导干部要成为依法办事的楷模和典范,把依法行政的观念贯彻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先对照有关法律规定,看看这样做合不合法,决策和重大决定都要尽量事先进行合法性。如何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 一、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法律意识和现代法治观念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存在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情代法、搞“土政策”的现象,关键在于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的观念树得不牢。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清依法办事的极端重要性,使依法办事成为自觉行动和行为准则。依法办事是岗位职责所系。领导干部的职责是法规赋予的,其权限与职责紧密相连。领导干部作为党委决策的谋划者,其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单位的建设和发展。领导干部必须着力强化依法决策、依法指导、依法办事的意识。在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程中,领导干部在其法律地位上的双重身份必然要求其树立与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求相符的,以及与其自身所处法律地位相称的法律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律意识必然成为与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生理心理素质等诸多基本素质同等重要的必备的基本素质。领导干部应具备的法律意识从内容上看,包括诸多方面、诸多层次。领导干部主要应具备的就是现代法治观念。因为现代法治观念是法律意识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思想观念。现代法治观念内容十分丰富,不仅与历史上的法治观念有严格的区别,。如何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一)领导干部要牢2113固树立法治理念,形成法治思维定势。52611、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加强法治4102建设对于1653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全面理解法治建设与经济建设、法治思维与权力行使、依法行政与依法治权的关系,不断增强法治建设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2、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理念。牢固树立依法治国、公平正义,以人为本、以法为尊、保护人权、依法治权等法治理念,不断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公开的法治价值,使领导干部能自觉用法治理念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自觉而坚定地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3、领导干部要形成运用法治的思维定势。法治思维定势,就是思维主体在运用法治思维时的一种心理定势和法律价值趋向。领导干部遇到问题和矛盾时,选择运用法治思维,还是行政思维、经济思维、道德思维解决问题,就是一个思维定势的问题。领导干部形成运用法治思维的定势,就是让选择法治思维成为领导干部自发的一种心理需求和思维选择,养成依法履职、依规办事的良好习惯。(二)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教育,充实干部队伍法治思维知识储备。1、在领导干部法律学习内容上,要注重加强针对。

#依法行政#全面依法治国#公务员#公务员考核#法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