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明朝太常寺少卿是管什么的 明代的五寺——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之前的用途是什么?

2020-07-26知识8

明朝什么是南太常寺卿 明朝中央政府中有五寺,分别是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其主官称之为“卿”,比方说太常寺就是太常寺卿,正三品。明朝的太常寺的主要职责,一是主管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丧葬等礼仪。祭祀时充当主祭人皇帝的助手。二是主管皇帝的寝庙园陵及其所在的县。比较特别的是,明朝在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仍然保留了南京的都城地位,并完整的保留了一套中央管理机构,问题中的南太常寺卿就是保留在南京的太常寺主官称呼。供参考了。大理寺少卿是什么职位 大理寺少卿,2113官职名。大理寺,官署名5261。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4102狱案件1653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拓展知识:一、大理寺少卿基本释义1、大理之意:古谓掌刑曰土,又曰理。2、大理寺设少卿二人,从四品上。二、大理寺职位分布大理寺是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九寺唯一不下设监的寺。1、大理卿 1人 从三品 大理寺主官。2、大理少卿 2人 正四品 卿之助。3、大理正 2人 从五品下 掌据刑法科条参议用刑之轻重,若大理丞断罪不当,则以法正之。大理卿、少卿不在时,由大理正代行其职。4、大理丞 6人 从六品上 掌掌一般刑狱的判处。5、大理司直 6人 从六品上 掌出使受理州府疑案。他们若是承制推讯,到地方去便具有钦差大臣的高贵地位。6、大理评事 12人 从八品下。7、大理主簿 2人 从七品上 掌大理寺之印章,凡官吏抵罪及雪免,皆立簿籍。8、大理狱丞 2人 从九品下 掌率狱史,管理囚徒。-大理寺少卿吏部考功郎中 太常寺少卿是几品官? 唐代: 1、尚书省所辖 吏部,下置四司,各以郎中主其政。考功郎中 一人,从五品上 2、太常寺少卿 二人,正四品上,祭祀宗庙时由其率太祝、斋郎安排香烛,整理揩拂神座与幕帐,。明朝嘉靖年间当过太常寺少卿的人 1.李开先,(明朝嘉靖年间,官居四品太常寺少卿、京城“八大才子”之一的著名戏剧家,李开先,李开先(1502~1568),汉族,山东济南章丘人。明代文学家、戏曲作家。。明代的五寺——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之前的用途是什么? 五寺是明代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1、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最高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大理寺的首长被成为大理寺卿,也是九卿之一。其余四个寺的卿职权较低。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末新政改称为大理院,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政府亦袭此名,为当时的最高审判机关。2、太常寺是封建社会中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秦时称奉常。汉以后改称太常寺、太常礼乐官等,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3、光禄寺光禄寺卿掌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修其储谨其出纳之政,少卿备而为之贰,丞参领之。其人员有光禄寺卿、少卿、丞、主簿各一人。4、太仆寺太仆寺,中国古代朝廷的中央机构之一,秦、汉九卿中有太仆,为掌车马之官。明掌牧马之政令,属兵 部,并于滁州设立南京太仆寺。清代因之,皇帝出巡,扈从车马杂物皆为总管。其中,置卿、少卿、员外郎等官职。20世纪10年代,清朝灭亡后,该机构废除。明朝疆域图5、鸿胪寺鸿胪寺,官署名。秦曰典客,汉改为大行令,武帝时又改名大鸿胪,大鸿胪主外宾之事。至北齐,置鸿胪寺,后代沿置。南宋、金、元不设,明清复置,主官为鸿胪寺卿。。为什么明朝的从三品大臣转为正四品可以称为升官? 为何可以称为升官呢?因为从三品的光禄寺卿升的是正四品右佥都御史衔的巡抚,中晚明官制的升迁路径就是那样的,不存在巡抚反过来升为光禄寺卿的情况。光禄寺卿的升迁大体有两条路线,一是继续留在京城,升为正三品的小九卿—太常寺卿或顺天府尹(或是对应的南京太常寺卿、应天府尹);二是外放做巡抚。留在京城的话,太常寺卿、顺天府尹可以再升为大九卿中的大理寺卿或通政使,甚至是六部侍郎,或是外放做巡抚。大理寺卿和通政使则大概率会升为侍郎。外放做巡抚的话,除在地方上升任总督军务、总督漕运这种大吏外,另一个方向就是回京任六部侍郎,或是回都察院做佥都御史、副都御史。可见京卿和巡抚这两条路还是殊途同归的。【简化的从光禄寺卿到六部侍郎的升迁示意图】那么从根源上说,为何从三品光禄寺卿做巡抚的话会转授正四品右佥都御史之职呢?巡抚这个官职本身是一种“差”,是在明初的官制之外另设的,制度创立之初没有固定的本官。之所以当初给巡抚(和巡抚的另一来源镇守文官)统一加都察院衔,直接原因是方便与各地巡按御史以上下体统行文,此外这个最高监察机关副长官的职衔还方便弹劾下属。在任期间,右佥都御史可以积年、积功升为右副都御史、右都御史,以及加。少卿相当于现在多大官 1、少卿相当于中国5261人民最高法院4102副院长。大理寺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1653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大理寺是中国古代掌管刑狱的中央审判机关。大理是中国古老的官名,大理之意:古谓掌刑曰士,又曰理。2、少卿为在清朝,通常为光禄寺、太仆寺等辅助部门的从官。而之上有兼管大臣,卿,辖下有主簿等官职。太常寺少卿太常寺副长官,正四品。扩展资料常见的官名还有:1、评事:清之前职责与寺正相同,均为司法官,清时只掌管本寺的章奏事务。隋时始置,为正九品。唐时为从八品下。宋元丰改制后为正八品。明朝升为正七品。2、清初为正四品,顺治十六年改为正七品,康熙六年升为正五品,九年复降为正七品。主簿:掌本寺的印章、抄目、文书、簿籍及案件档案的建立等。相当于办公室主任兼总务。参考资料:—少卿明朝官阶的等级排列 明朝(中央)1、三公、三孤: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令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2、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顺序)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 等。吏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 户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 礼部: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 兵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刑部:管理天下刑名。工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3、督察院: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 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再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 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4、六科: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皇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

#太常寺#中国古代史#大理寺少卿#明朝#大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