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以太网帧格式中IEEE802.3的LLC的格式及各字段的含义? LLC无编号帧的控制字段

2020-07-26知识60

以太网中的MAC帧的格式是什么?并描述各个字段的作用。 以太网中的MAC帧的格式与各字段知的作用为:前导码(7字节):使接收器建立比特同步起始定界符SFD(1字节):指示一帧的开始目的地址DA(6字节):指出要接收该帧的工道作站源地址SA(6字节):指示回发送该帧的工作站地址。数据字段长度长度(2字节):指示其后的逻辑链路控制(LLC)数据字节的长度逻辑链路控制帧LLC:携带的用户数据填充字段PAD:以保证帧有足够长度来适应碰撞检测的需要帧校验序列FCS(4字节):采用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用于检验帧在传答输过程中有无差错以太网帧格式中IEEE802.3的LLC的格式及各字段的含义?可以搜到,但没用处,编程不会跟帧打交道的,IEEE制定的局域网参考模型是什么? 你好局域网的参考模型与协议标准局域网的标准化工作,能使不同生产厂家的局域网产品之间有更好的兼容性,以适应各种不同型号计算机的组网需求,并有利于产品成本的降低。国际上从事局域网标准化工作的机构主要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的802委员会、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ECMA、美国国家标准局NBS、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NSI等。局域网的参考模型局域网是一个通信网,只涉及到相当于OSI/RM通信子网的功能。由于内部大多采用共享信道的技术,所以局域网通常不单独设立网络层。局域网的高层功能由具体的局域网操作系统来实现。IEEE 802标准的局域网参考模型与OSI/RM的对应关系如图4.6所示,该模型包括了OSI/RM最低两层(物理层和链路层)的功能,也包括网间互连的高层功能和管理功能。从图中可见,OSI/RM的数据链路层功能,在局域网参考模型中被分成媒体访问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和逻辑链路控制LLC(Logical Link Control)两个子层。在OSI/RM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使计算机网络具有报文分组转接的功能。对于局域网来说,物理层是必需的,它负责体现机械、电气和过程方面的特性,以建立、维持和拆除。以太网的以太网帧格式 下面主要介绍了四种不同格式的以太网帧格式。在每种格式的以太网帧的开始处都有64比特(8字节)的前导字符,如图1所示。其中,前7个字节称为前同步码(Preamble),内容是16进制数0xAA,最后1字节为帧起始标志符0xAB,它标识着以太网帧的开始。前导字符的作用是使接收节点进行同步并做好接收数据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39666661帧的准备。图1 以太网帧前导字符除此之外,不同格式的以太网帧的各字段定义都不相同,彼此也不兼容。下面分别介绍下各自的帧格式。即DIX 2.0:Xerox与DEC、Intel在1982年制定的以太网标准帧格式,如图2所示。图2 Ethernet 802.3 raw帧格式Ethernet II类型以太网帧的最小长度为64字节(6+6+2+46+4),最大长度为1518字节(6+6+2+1500+4)。其中前12字节分别标识出发送数据帧的源节点MAC地址和接收数据帧的目标节点MAC地址。(注:ISL封装后可达1548字节,802.1Q封装后可达1522字节)。接下来的2个字节标识出以太网帧所携带的上层数据类型,如16进制数0x0800代表IP协议数据,16进制数0x809B代表AppleTalk协议数据,16进制数0x8138代表Novell类型协议数据等。在不定长的数据字段后是4个字节的帧校验序列(Frame Check 。如何编辑llc无编号帧和llc数据帧 LLC中文名是逻辑链路控制,是链路层的一个子协议帧是一个传输单位,由上几层的封装和传输数据共同构成LLC帧格式DSAP,SSAP,CNTL,是由IEEE802委员会规定的MAC帧 HDLC帧 的作用对象有什么不同 MAC帧您可以从它的结构上面发现这种帧结构比较简单,也就是地址字段,数据字段以及校验字段。这种帧主要是在网络中广播的,接收站只能接收,功能很单一。。以太网帧格式中IEEE802.3的LLC的格式及各字段的含义? 历史上以太网帧格式有五种:1.Ethernet V1:这是最原始的一种格式,是由Xerox PARC提出的3Mbps CSMA/CD以太网标准的封装格式,后来在1980年由DEC,Intel和Xerox标准化形成Ethernet V1标准.2.Ethernet V2(ARPA):由DEC,Intel和Xerox在1982年公布其标准,主要更改了Ethernet V1的电气特性和物理接口,在帧格式上并无变化;Ethernet V2出现后迅速取代Ethernet V1成为以太网事实标准;Ethernet V2帧头结构为6bytes的源地址+6bytes的目标地址+2Bytes的协议类型字段+数据。3.RAW 802.3:这是1983年Novell发布其划时代的Netware/86网络套件时采用的私有以太网帧格式,该格式以当时尚未正式发布的802.3标准为基础;但是当两年以后IEEE正式发布802.3标准时情况发生了变化—IEEE在802.3帧头中又加入了802.2 LLC(Logical Link Control)头,这使得Novell的RAW 802.3格式跟正式的IEEE 802.3标准互不兼容.4.802.3/802.2 LLC:这是IEEE 正式的802.3标准,它由Ethernet V2发展而来。它将Ethernet V2帧头的协议类型字段替换为帧长度字段(取值为0000-05dc;十进制的1500);并加入802.2 LLC头用以标志上层协议,LLC头中包含DSAP,SSAP以及Crontrol字段.5.802.3/802.2 SNAP:这是IEEE。

#以太网协议#数据帧#以太网帧格式#mac#mac协议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