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意守下丹田怎么呼吸

2020-07-17知识5

如何做到意守丹田,感觉是什么,光呼吸就成吗?如何做到意守丹田。这里的丹田是指下丹田,在神阙穴三指下,小腹内。想做到意守丹田只要按以下方法就行。真气运行法第三步意守丹田自然呼吸,还是呼气往下送在意守丹田 未打通任督二脉之前,吸气不用管,而呼气时意想丹田发热就行。时间长了,每个呼气都能感觉发热。建议:一开始的时候,不管呼气还是吸气都意守丹田。如果在丹田气不足,感觉不到发热的时候,还搞什么“有意无意止于丹田”的,那恭喜你,本来10天气感就足了的,可能就要拖上1个月以上,这纯属扯淡。当丹田每个呼吸都感觉发烫时,再来放松意守程度,“有意无意止于丹田”,以避免丹田火候过了。请问怎么正确意守下丹田? 是意守肚脐下方一点的表面吗,还是下丹田和命门的中间那里,但是我也想不出来圆的丹田形啊怎么办练气功怎么意守丹田?怎样呼吸?绝招,容易理解 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我要先让你了解气功的概念。在气功的专业术语中感受真气的存在的能力又叫气感,这是最基本的事情。而当你能感受到了真气(也就是拥有气感)以后,用你的意念去控制真气按一定的套路在体内作用,这个套路就是气功的功法。打个比方说,真气就是你拥有的一种力,而这种力一般人都不会去驾驭,感觉不到它的存在,需要拥有了气感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从而驾驭它,而功法就是驾驭它所做的一个套路。就好像你有了力气,就学怎么用力气去挖土,拿东西一样,等你有了气感,才能去练关于真气的功法。力气和真气一样都是不变的,不一样的都是功法,就好像你的力气不管做什么都是力气,只是做的事情不一样。而气功也是一样,真气是不变的。只是经过了无数气功者的完善和创造,出现了无数种功法一样。意守丹田这就是一个功法里的步骤,由于万变不离其宗丹田往往被认为是真气储存之所在。几乎很多功法都有这个步骤。它的意思呢就e68a84e8a2ad7a686964616f31333239303234是叫你吧你的意念集中在丹田,从而使体内真气汇聚于丹田。也就是肚脐下大约三寸处。当你气感觉醒以后,你会发现当你吸气的时候你能感觉真气的所在。当你呼气的时候,能够更好的控制真气运行意守丹田时的呼吸是怎样的? 分阶段,刚开始建议用自然呼吸,做到深匀细长;摒除杂念很容易入境,采用逆式呼吸!怎么意守丹田? 意守丹田有很多2113种方法1、数5261息法:采用腹式呼吸,观想4102丹田随呼吸起伏,并默数呼吸的次数。1653这样可以防止死守,又可以令意念归一。2、观想法:自然呼吸,观想丹田有团光,随呼吸一明一暗;吸气时外界的光涌入丹田,呼气时丹田收缩,把光球压回原状。3、养气法:双手交叠在丹田上,感觉呼吸时丹田的起伏,而意念随心而动,什么都可以去想,不加制止,最终发觉心境一片淡然。扩展资料:练功方式所谓意守丹田,多指意守下丹田。下丹田有人认为在脐下一寸五分气海穴处,也有人认为在脐下三寸关元穴处。当然,意守丹田并非指仅守住一个穴位点,而是指意守在以穴位为中心的一定的范围内。在练功的初期,由于思想不容易一下子集中,丹田不能马上守住,可先采用逐步放松法,使思想渐渐集中,杂念逐步减少,从而达到气沉丹田的入静状态。应当指出,意守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预防和排除杂念,在运用过程中,不要过分用意,要似守非守,若即若离。如果勉强死守,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紧张。因此,要注意意守的火候,即意守时的注意力的强度。意守强度太小,杂念难以排除,丹田也难以守住;意守强度偏大,虽然杂念可以减少,但易招致头痛头胀,精神紧张等不适症状的怎样才能做到\ 我想请教.练的时候用不用自己控制腹部?答:不用,初学者,不要控制,任随自然,其实放松下来后,一般就都是腹式呼吸了,用意控制,不仅没有效果,而且容易出偏差!还是将吸进来的气送进腹部?答:吸近来的气,其实是不可能进腹部的,不是吗?在西医上我们知道,气是进肺的,而且还有个膈肌挡着呢。按中医传统的讲法,吸进来的气,也只是在胸中,和脾升清上输于肺的水谷精微结合成宗气,存于胸中,推动气化,营养全身。所谓吐纳中讲气送进腹部,是讲求一个意念,吸的大自然的清气,真的要进了丹田,那可不得了了,成了鼓胀病或疝气了。要吸也是由胎息、玄府、丹田或身上大穴直接吸取的天地间的“元”,在这方面有诸多讲头,而且也不是初学者所能领悟的,略。腹部在丹田是软还是硬的?答:这个问题真有特色,软的还是硬的。我想,应该无所谓软硬吧,跟软硬这个概念没什么联系呵。还有.我在吸气是要不要很大量?呼吸要快还是要慢?答:不要。吐纳讲究呼吸细、匀、长,很大量呼吸直会扰乱呼吸,等你静下来,完全自然后,你的呼吸就匀了,长时间坚持下来练习,自然就能细、匀、长,因为修炼本来就是法效天地,道法自然,“舍已从人”,“彼是主来我为客”,知道这个基本法则,如何意守丹田? 1、数息法:采用腹式呼吸,观想丹田随呼吸起伏,并默数呼吸的次数。这样可以防止死守,又可以令意念归一。2、观想法:自然呼吸,观想丹田有团光,随呼吸一明一暗;吸气时外界的光涌入丹田,呼气时丹田收缩,把光球压回原状。3、养气法:双手交叠在丹田上,感觉呼吸时丹田的起伏,而意念随心而动,什么都可以去想,不加制止,最终发觉心境一片淡然。所谓意守丹田,多指意守下丹田。下丹田有人认为在脐下一寸五分气海穴处,也有人认为在脐下三寸关元穴处。当然,意守丹田并非指仅守住一个穴位点,而是指意守在以穴位为中心的一定的范围内。在练功的初期,由于思想不容易一下子集中,丹田不能马上守住,可先采用逐步放松法,使思想渐渐集中,杂念逐步减少,从而达到气沉丹田的入静状态。应当指出,意守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预防和排除杂念,在运用过程中,不要过分用意,要似守非守,若即若离。如果勉强死守,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紧张。因此,要注意意守的火候,即意守时的注意力的强度。意守强度太小,杂念难以排除,丹田也难以守住;意守强度偏大,虽然杂念可以减少,但易招致头痛头胀,精神紧张等不适症状的出现。所以,练功初期意守火候比起“似有似无”应偏大些,精神道家修炼意守下丹田是怎么做?下丹田在哪?求高人指教 肚脐下一寸三分,但是须注意,此处所说的下是取仰卧位,也就是在肚脐内一寸三分的位置。张三丰说:心止于脐下曰凝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净自然曰勿忘,顺其清净自然曰勿助。这是最基本的法门。大概可以理解为静坐前要平静自己的心意,开始练功时要把自己的意思集中在丹田,不要特别用意,这样容易意识紧张,也不要不用意识,那样就散乱了。要似守非守,让自己的意识集中但是不紧张。然后自然呼吸,慢慢形成深沉细致的呼吸,呼吸也止于脐下。一切顺其自然,慢慢功夫会出现。个人拙见,仅供参考。如何做到意守丹田,感觉是什么,光呼吸就成吗? 别听人忽悠,平常人没有必要,因为工作生活的原因,没有人真正能做到。只是每日可以打坐30-60分钟,闭目听自己均匀呼吸,把意念集中在鼻尖或丹田罢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