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试求气相对数平均推动力

2020-07-17知识8

吸收的推动力是什么?有哪些表示方法 吸收的推动力定义:气体吸收的推动力是组分在气相主体的分压与组分在液相的分压之差,此差值只有在平衡时才等于零.传质的方向取决于气相中组分的分压是大于还是小于溶液的平衡分压.吸收的推动力表现方式:为提高推动力,在选定吸收操作的工艺条件时,降低吸收剂温度等,选择对组分气体溶解度较大的吸收剂,或者改为化学吸收等,都是使平衡曲线下移的有效措施.提高吸收操作的总压强,有利于操作状态点的位置上移,这样也能增加吸收推动力,提高生产强度.化工原理 悬赏20分 虽然一年不学了,但是这道题属于经典题型,你的课本上应该有此例题。一道化工原理吸收习题 求高手帮忙 这题我也是非常疑惑,无法用对数平均推动力法或者吸收法来求解NOG,它的液气比太小了,比平衡线斜率还小,用吸收法计算ln里面是负数,用推动力法△Y是负数,不知道你有什么想法么?我们一起研究一下在一吸收塔中,用清水在总压0.1MPa、温度20℃条件下吸收混合气体中的CO2,将其组成从2%降至0.1%(摩尔分数)。20℃ L/G=1643;X1=1.18×10-5;L/G=164.3;X1=1。18×10-4吸收塔传质单元数的计算用对数平均浓度差法的情况可以用吸收因数法吗, 化工原理中的吸收单元操作,当脱吸因数为1时,怎么求传质单元数NOG脱吸因素为1,说明推动力处处相等,就可以选用塔顶或塔底的推动力来算就行了,没必要用那公式.一般换热器压力是多少? 板换一般来说16-20KG,套管式和列管式20-40Kg。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30363831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是由直径不同的直管制成的同心套管,并由U形弯头连接而成.在这种换热器中,一种流体走管内,另一种流体走环隙,两者皆可得到较高的流速,故传热系数较大.另外,在套管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可为纯逆流,对数平均推动力较大。套管换热器结构简单,能承受高压,应用亦方便(可根据需要增减管段数目).特别是由于套管换热器同时具备传热系数大,传热推动力大及能够承受高压强的优点,在超高压生产过程(例如操作压力为3000大气压的高压聚乙烯生产过程)中所用的换热器几乎全部是套管式。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图解管壳式(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壳体多呈圆形,内部装有平行管束或者螺旋管,管束两端固定于管板上。在管壳换热器内进行换热的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一种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管子的型号不一,过程一般为直径16mm 20mm或者25mm三个型号,管壁厚度一般为1mm,1.5mm,2mm以及2.5mm。进口换热器,直径最低可以到8mm,壁厚仅为0.6mm。大大化工原理 悬赏20分 你给的条件求不出填料层高度。缺条件化工原理中的吸收单元操作,当脱吸因数为1时,怎么求传质单元数NOG呢 由物料平衡可得:V(Y1-Y2)=L(X1-X2)X2=0得X1=0.025然后根据平均推动力法NOG=(Y1-Y2)/Ym低温氮吸附报告中没有解吸数据 实验六 吸收实验(一)丙酮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和流程;2、了解吸收剂进口条件的变化对吸收操作结果的影响;3、掌握吸收总传质系数Kya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内容1、测定吸收剂用量与气体进出口浓度y1、y2的关系;2、测定气体流量与气体进出口浓度y1、y2的关系;3、测定吸收剂及气体温度与气体进出口浓度y1、y2的关系;三、实验原理吸收是分离混合气体时利用混合气体中某组分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一种方法。不同的组分在不同的吸收剂、吸收温度、液气比及吸收剂进口浓度下,其吸收速率是不同的。所选用的吸收剂对某组分具有选择性吸收。1、吸收总传质系数Kya的测定传质速率式:NA=Kya·V填·Ym(1)物料衡算式:G空(Y1-Y2)=L(X1-X2)(2)相平衡式:Y=mX(3)(1)和(2)式联立得:Kya=(4)由于实验物系是清水吸收丙酮,惰性气体为空气,气体进口中丙酮浓度y1>10%,属于高浓度气体吸收,所以:Y1=;Y2=;G空—空气的流量(由装有测空气的流量计测定),Kmol/m2·h;V填—与塔结构和填料层高度有关;其中:(5)L—吸收剂的流量(由装有测吸收剂的流量计测定),Kmol/m2·h;m-相平衡常数(由吸收剂进塔与出塔处装的第11题 固体颗粒在降尘室中能够沉降下来的条件是沉降时间大于在降尘室中的停留时间.( )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