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在《唐律疏议》的刑法适用原则中的比附是是什么 名词解释《唐律疏议》

2021-04-05知识1

对唐律进行解释,撰成《唐律疏仪》的是 《唐律疏议》,是《永徽律疏》的另一种称谓。是唐高宗永徽年间,由长孙无忌、李?薜仍凇墩旯勐伞坊∩闲薅┒傻摹?

十恶的唐律十恶 唐律的刑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1303032罚适用原则分为三类:1、十恶重罚原则;2、皇亲、官僚减免原则;3、其他刑罚原则。十恶是十种直接危害封建统治的严重犯罪行为,唐代因袭隋律,对这十种犯罪予以严厉的惩治,并“特标篇目”。十恶的具体内容如下:1、谋反,是一种图谋、参加推翻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的犯罪行为。即“谓谋危社稷”。谋反这一罪名从秦朝就已确立,一直沿用到清末。律文的注解是“谋危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物神,社稷历来作为国家和君主的象征。谋反就是企图害君主或国家。2、谋大逆,是一种图谋、毁坏皇帝宗庙、陵寝和宫殿的犯罪行为。即“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大逆”在秦汉时用来指一些罪大恶极的犯罪,并没有具体的罪名指称。唐朝的法律明确规定这类犯罪有三项具体罪名:“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宗庙是皇帝供奉祖先的庙宇,山陵是皇帝先人的陵墓,宫阙是皇帝本人居住的地方,这些都是皇帝和皇权的象征,图谋破坏就是企图侵害皇帝的祖宗和挑战皇帝的权威,因此必须严惩。《唐律》规定:谋反、谋大逆者,本人不分首从皆斩;其父亲和十六岁以上的儿子皆绞;妻妾和十五岁以下的儿子以及母亲、女儿、儿子的妻妾、孙子、。

在《唐律疏议》的刑法适用原则中的比附是是什么 请把“比附”的意思写出来!这是名词解释 就是现在的类推原则。即对律文无明文规定的同类案件,凡应减轻处罚的,则列举重罪。

#名词解释《唐律疏议》#唐律疏议名词解释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