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语褪下军装,退役军人像繁星一样散落在民间,又汇聚在退役军人服务站身边,在防疫中创先争优,在社区中积极奉献。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越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信息时报微社区e家通,联合发起“短视频+点赞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 活动,进一步提高全区人民群众拥军爱军意识,创新退役军人宣传活动形式,反映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在服务退役军人、带领退役军人在基层工作中的显著作用。
大塘街退役军人服务站位于越秀区德政新街18号,于2019年正式挂牌成立。在近一年的成长发展中,服务站为大塘街辖内多名退役军人解决了各式各样的疑难问题,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成立之初、向广大退役军人许下的那句承诺——
用心、用力、用情,
落实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的“最后一公里”。
用心 · 为退役军人打造“专业服务阵地”
大塘街党工委把退役军人服务站的规划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为保障服务站建设工作能顺利开展,大塘街成立了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通过与房管局沟通协商,最终敲定德政新街18号3楼为大塘街退役军人服务站选址。
经一系列的升级改造后,大塘街退役军人服务站正式落成。200平方米的总面积、“四室一厅”的标准配置,让大塘街退役军人服务站足以完成绝大部分街道退役军人服务事项与活动。经过工作人员细心“装点打扮”后的服务站,更让不少初次来访的退役军人眼前一亮。
“四室一厅”标准配置
荣誉墙、箴言警句
能够灵活组合的桌椅,让服务站可以根据会议、活动的大小更好地布置会场。
目前,大塘街退役军人服务站共有3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处理大塘街辖内大大小小的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同时,大塘街下属13个社区的退役军人服务站也已成立,均采取与社区党群服务站合署办公的形式,由各社区书记主任兼任服务站站长,并指定社区计生社工兼管社区退役军人工作。
据大塘街退役军人服务站副站长罗志雄介绍,为进一步完善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工作,结合大塘街实际情况,街服务站制定了包括“机构服务场所、政治文化、制度上墙、业务经办、规范服务、制度建设和台账资料”八项考核指标在内的各社区服务站的评价机制,通过这样的评价机制,从而让服务站建设成为退役军人政策落实的窗口、帮扶解困的靠山、干事创业的平台、休憩身心的家园。
用力 · 全方位、多渠道提升退役军人服务质量
由于退役军人服务站成立时间较短,街道和社区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业务经验不足的情况,为了尽快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大塘街退役军人服务站在党工委和办事处的指导与支持下,制定了“三化”要求并正式投入执行。这“三化”分别为“基础工作规范化”、“常规工作精细化”、“专项工作个性化”。
基础工作规范化
全体人员按照工作指南、工作细则、业务清单,明确工作标准、职责定位,确保服务保障工作更加规范、标准、有效。
大塘街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墙上,明确张贴着各项工作指南和工作细则。
街道和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工作人员都会定期参加业务培训。
常规工作精细化
在全面收集退役军人信息的基础上,按照“有诉求矛盾”、“有生活困难”、“有就业需求”、“有经济困难”、“有突出表现”做好人员标识,详细记录每位退役军人的具体情况,方便今后更好地主动作为、靠前服务。
当退役军人遇到困难求助大塘街退役军人服务站时,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总会竭尽全力为他们解决问题。
服务站工作人员的档案柜中整齐摆放着各类资料,详细记录着每一位来访的退役军人提出的诉求,以及相关处理结果。
专项工作个性化
“双拥”集市一直是大塘街的志愿服务品牌,德政北、东平社区坚持每年的春节、八一举办拥军集市,每月的15日,街道和服务站还会邀请驻地部队参加街道主办的党员义工服务日,共同开展家政服务、理发、电器修理、书法挥毫、医疗卫生等多项服务,大大提高驻地部队与辖内居民的紧密性与亲切感,增进军民鱼水情谊。
“双拥”集市
用情 · 增强退役军人的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
大塘街共有退役军人2000余名,在为他们提供日常服务的同时,大塘街退役军人服务站也一直致力于调动他们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如在新冠肺炎疫情严格防控期间,服务站组织开展了“退役不褪色,我为军旗添光彩”的志愿活动,退役军人积极参与社区站岗、测温等防控工作。
此外,大塘街退役军人服务站还组织开展了悬挂光荣牌、重大节日走访慰问等活动。在走访慰问的过程中,服务站注重从关怀服务着手,与退役军人们叙家常、话冷暖,关心询问他们身体状况和家庭生活情况,并认真听取他们的诉求,及时答疑解惑。
为退役军人家庭挂光荣牌。
走访慰问活动
在服务站全员的不懈努力下,街道、社区的各项工作越来越得到退役军人们的理解和支持,不少“老兵”纷纷主动加入社区建设中,为社区工作献计献策,凝聚起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积极参与大塘街志愿服务的退役“老兵”以及服务站收到的感谢短信。
【图文记者 杨杨】
【编辑 千里遥】
部分图片由大塘街退役军人服务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