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乙腈二氯甲烷共沸 请问下 二氯甲烷 与 乙腈 会形成共沸物么

2021-04-05知识1

与二氯甲烷共沸的物质,它们的共沸点是多少?? 与二氯甲烷共沸的物质是甲醇,它们的共沸点是37.8。判定是否存在公沸物的基本原则是,二者(或三者)是否互溶,或溶解度很高,就有可能,否则基本不可能或不用考虑。1)二氯甲烷属于微溶于水。水溶性(20℃):20g/L。二氯甲烷-水共沸物共沸点38.1°C,共沸组成中水分1.5%。2)甲基叔丁基醚微溶于水。水在MTBE中的溶解度(20℃):15g/L;MTBE在水中的溶解度43g/L。甲基叔丁基醚-水共沸物共沸点52.6 °C;含水3.5%。3)甲基叔丁基醚和许多有机溶剂互溶可能形成共沸物。甲基叔丁基醚-二氯甲烷共沸物在《常见的共沸混合物的组成及共沸点》里查不到。很多不常见的化合物共沸点可能只能自己摸索了。扩展资料:当液体沸腾时,在其内部所形成的气泡中的饱和蒸汽压必须与外界施予的压强相等,气泡才有可能长大并上升,所以,沸点也就是液体的饱和蒸汽压等于外界压强时的温度。液体的沸点跟外部压强有关。当液体所受的压强增大时,它的沸点升高;压强减小时;沸点降低。例如,蒸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431366364汽锅炉里的蒸汽压强,约有几十个大气压,锅炉里的水的沸点可在200℃以上。又如,在高山上煮饭,水易沸腾,但饭不易熟。这是由于大气压随地势的升高而降低,水的。

萃取时,怎样判断有机层在上层还是下层 根据有机物的密度判断。2113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5261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4102系数的不同,1653使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由于水和有机物一般不相溶,所以一般形成的上下两层是水和有机层。若有机物的密度大于水,则有机物在下层,若有机物的密度小于水,则有机物在下层。一般情况下有机物的密度要小于水,因此位于上层,但是也有少数情况下有机层的密度大于水,如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密度大于水,于是萃取后有机层在下层。扩展资料萃取在如下几种情况下应用,通常是有利的:①料液各组分的沸点相近,甚至形成共沸物,为精馏所不易奏效的场合,如石油馏分中烷烃与芳烃的分离,煤焦油的脱酚;②低浓度高沸组分的分离,用精馏能耗很大,如稀醋酸的脱水;③多种离子的分离,如矿物浸取液的分离和净制,若加入化学品作分部沉淀,不但分离质量差,又有过滤操作,损耗也大;④不稳定物质(如热敏性物质)的分离,如从发酵液制取青霉素。参考资料来源:-萃取

怎么比较键的极性大小。。。 简单地说就是: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就为非极性共价键,由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一般为极性共价键.共价键极性的强弱和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强弱有关,也就是说和形成共价键。

#乙腈二氯甲烷共沸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