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新加坡有条“莆田街”!不少仙游人在此卖工艺品

2020-07-25新闻32

小印度是新加坡的印度族群的聚集地,

仿佛是缩小版的印度,

所以被称为是小印度。

近年来,

许多兴化人聚集在

小印度的跑马埔创业做生意,

当中以莆田人居多,

有些人甚至把这里昵称为“莆田街”,

同乡见面时就会以兴化方言来沟通。

(网络配图)

43岁的李金坤是其中一个选择在小印度开拓事业的兴化人。他自1999年起在跑马埔路(Race Course Road)经营煮炒熟食摊,售卖传统的兴化美食,如兴化面线、兴化炒米粉等。

(网络配图)

1994年从中国只身南下打拼的李金坤,在家乡时也是以售卖兴化美食为生,生意失败后,他在亲戚的介绍下来到新加坡当建筑工人,生活相当艰苦。他说:“在乡下赚不到钱,亲戚就介绍我来新加坡,他们说只要肯拼肯努力,生活就不成问题。所以,我就出来看一看。”

刚到新加坡时,李金坤有整半年时间无法适应这里的生活,除了难以忍受炎热的天气外,也吃不惯本地的食物,对家人的思念时常让他孤枕难眠。

但是,李金坤咬紧牙关,省吃俭用,三年都没有回乡探亲。后来,他终于储蓄了一笔钱,顶下咖啡店里的小摊子,做回老本行,并陆续把妻子和三个孩子接到新加坡居住。他说,选择在这里做生意主要是因为有很多兴化人在这一带活动和售卖工艺品,而且这里也有不少观光旅客。现在,李金坤的顾客除了移居新加坡的同乡外,也有印度同胞及外国旅客。

(网络配图)

据了解,跑马埔路一带由兴化人经营的商店有十多家,大多从事批发与售卖陶瓷铜器水晶等工艺品或饮食业,这么一来,兴化文化与印度文化得以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也为小印度增添独特的风味。

(网络配图)

43岁的郑阿龙也是莆田人,他是跑马埔路第681座组屋楼下龙山阁的老板,售卖及批发古玩字画水晶陶瓷等各种工艺品。追溯兴化群体在新加坡的发展史,郑阿龙说,兴化人习惯追随同乡做同行。例如,早期兴化移民都当三轮车夫,后来转做脚踏车及汽车零件买卖,现在则是批发古玩艺术品。

郑阿龙1991年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新加坡创业,最初在夜市售卖工艺品,后来才到跑马埔路开店。生意做得不错后来慢慢传开来,很多同乡也跟着过来做生意。因为地缘关系,大家都选择在跑马埔路落户,同乡们也有个照应。郑阿龙指出,跑马埔路有许多从事零售和批发工艺品的同行,竞争难免激烈,但大家集中在同个地区能制造“买气”,顾客只要来到这一带就肯定能找到所要的工艺品。

(网络配图)

郑阿龙也说,不论是在小印度还是莆田市,兴化人去到什么地方,他们刻苦耐劳、勤俭朴素的个性不变,这也是他们在这个迅速发展的世界中,能够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End·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邓莉蓉

美编:李婷婷

编辑:陈慧贞 薛燕辉 审核:蔡晨晖

#国际艺术#新加坡#工艺品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