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正月初十吃什么饭? 正月初十上灯酒对联

2021-04-05知识3

正月初十小孩上灯的红包可以和出生十二朝的一样吗 一样

拜年的习俗有哪些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知道的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6323163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必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拜年的传统正确时间应该是除夕零点以后,这个时候新的一年真正开始大家互相祝贺,而早于零点就属于拜早年,而这个时候新年并未到来拜年显得有点敷衍,如果晚于正月初十就属于晚年了,这个时候新年的喜庆气息已经淡去,早年和晚年都属避免遗憾的应急或补救性质,民间有谚语:“有心拜年十五不晚。新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新衣,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之间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到宋代,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送帖致贺,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电话,短信,微信,视频等方式。如买年货、扫尘、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

正月初一赏对联看花灯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因为正月是农历元月,所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日”,古人称夜为“宵”,故正月十五日晚上被称“元夜”、“元夕”或“元宵”,该节日主要活动是在晚上,所以称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元宵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喜庆的延续。相传该节与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迷信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正月十五日晚上,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一元复始,大地回春,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南北朝早期,“三元”(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节”经久不衰。元宵节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元宵节的主要风俗活动有:合家团聚吃元宵(又称“汤团”或“汤圆”)、踩高跷、猜灯谜、出门赏月、“走百病”、燃灯放焰、荡秋千、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正月初十上灯酒对联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