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我同事们都在发愁“孩子体检缺钙铁锌需要补吗?该怎么补?”“孩子不爱吃饭,是不是缺锌了?”相信这也是很多家长的疑惑,作为一名新手妈妈,能亲身体会到家长对孩子的担心,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讨论一下这些问题,孩子缺钙铁锌都有哪些具体表现?用不用补?该怎么补?
微量元素是什么?
微量元素就是钙、铁、锌吗?
这个问题要说一下,大家都是这样认为,但是,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目前据科学家研究,人类有28种生命必须的元素,在这28种元素中,可分为常量元素(也称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这里的常量元素占体重0.01%以上的化学元素,全部这类元素共占人体总重量的99.97%,这就是常量元素(也称宏量元素),微量元素占体重0.01%以下,而且是人类生命必须的化学元素,微量元素在体内占有较小的比重,但是它们在人体新陈代谢、孩子发育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人体必需的元素,虽然钙属于一种常量元素,但是由于我们在“微量元素检测”结果中,常常显示缺钙元素,因此,与铁、锌并列来说。
检测结果不靠谱是怎么回事?
从上述定义就可以了解到,微量元素含量≠体内含量,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怎么检测?
首先,采集标本,我们常见的标本有头发、手指取血、通过静脉取血。
1、头发作为检测标本
取样方便,也可以减少孩子采血造成的疼痛,但因为头发受影响因素较多,清洁程度、个体生长发育程度等等,都会干扰到微量元素的检测结果,所以将头发作为标本得到结果的参考价值是有限的。
2、手指取血
这种检测方法在取血的过程中,可能与外界元素混合,造成样本污染,所以这种方法也是具有局限性的。
3、通过静脉取血
这种检测方法干扰因素相对较少,能比较准确地反映血浆中各元素的含量。
就采取检测样本方法来说,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所以有微量元素检测不靠谱的说法,在这里要告诉大家,不知道宝妈们在给孩子检测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检测方式?通过仪器配套的电脑,把电极夹在宝宝的小手上,很快就可以得到结果,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没有依据的,是不靠谱的,这完全是一种推销、销售的渠道,家长们小心别上当了。
二、静脉取血能不能说明体内缺乏某种元素
上述采取检测样本的方法,只有静脉取血检测结果干扰因素相对较少,那么是不是有这样的疑惑,是不是静脉取血就能检测出孩子是不是缺铁、缺锌、缺钙了?答案当然是:不能!
因为微量元素在人体内不是均匀分布的。为了保证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基本恒定,我们人体进化出了一套应对机制,这种机制保证了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在不同年龄、性别的个体中无明显差异,始终保持着一个基本恒定的浓度,也就是说,通过静脉取血测得的钙,不能反映体内的钙总量,也不能具体说明缺乏某种元素。
钙、铁、锌到底要不要补?
1、钙
不需要额外补,但是一定得记得吃维生素D,也就说,在“补钙”这件事上,重点需要考虑的是吸收率。维生素D可以促进骨骼对钙质的吸收,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D,就会导致骨骼发育不良,从而患上佝偻病。
2、铁
缺铁,最早表现出来的就是贫血。
家长还是应该把重点放在预防上:食补。
对健康的宝宝来说,铁的最好来源是富含铁且容易吸收的食物:
6个月以内的宝宝,如果是纯母乳喂养,足够的储备加上母乳中的铁能被宝宝很好地吸收,纯母乳喂养一般都能满足6个月内宝宝对铁的需求。
如果是配方粉喂养,因为大多数配方粉中都含有铁,所以宝宝奶量充足的话,也能摄入足够的铁。像我家宝宝喝的优博盖诺安奶粉,就特别强化了钙铁锌的含量,优于市面上大多的产品,配比也很科学,三效同补,保证宝宝的营养需求。
6个月以上的宝宝,添加辅食后,我们要注重给宝宝选择富含铁的食物,比如强化铁婴儿米粉,根据月龄和宝宝的接受情况,逐渐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红肉、青菜等),通过饮食满足宝宝对铁的需求。
3、锌
如果宝宝的生长发育都在正常范围内、进食正常、营养摄入均衡,就没有必要检测和额外补充锌。
目前,微量元素的检测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实际上,2013年的时候,国家卫计委明确指出:微量元素检测不宜作为常规体检项目,应根据需要选择正确的检测方法和实验室指标进行检测,简单的来说就是:微量元素检测的结果并不能单独说明什么问题,需要跟其他检查结合来看,由医生综合评价孩子现状,才可以判断孩子体内缺乏的元素,看到这里,家长们的疑惑是不是解决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