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求详解】 洪颐煊《读书丛2113录》5261云:《公羊》桓六年《传》4102,1653“其诸以病桓与?专闵元年《传属》,“其诸吾仲孙与?僖二十四年《传》,“其诸此之谓与?宣五年《传》,“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十五年《传》,“其诸则宜于此焉变矣”。“其诸”是齐鲁间语。总上例子,皆用来表示不肯定的语气。黄家岱《嬩艺轩杂著》说“其诸”意为“或者”,大致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怎么读 读音:fū zǐ zhī qiú zhī yě,qí zhū yì hū rén zhī qiú zhī yú白话翻译:但老师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出处:《论语·学而篇 第一》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白话翻译: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扩展资料:评析: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
子禽问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 子禽向子贡问道:“他2113老人家移到哪5261个国家,必然听得到哪个4102国家的政事,求1653来的呢?还是别人自动告诉他的呢?自贡道:“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来取得的。他老人家获得的方法,和别人获得的方法,不相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