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医生不让掰开药片吃,那是有科学道理的!

2020-07-25新闻17

这世界无奇不有,有的人自以为很聪明,更有的人以为自己会看病。

其实,自己会看病并非奇怪的事。大家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有些时候会给自己下诊断呢?比如,头疼脑热、流鼻涕,不用掐指一算,就会认为自己感冒了。结果也正如自己判断的,一场感冒而已。因此,久而久之就会尝试给自己看病。

据我们当医生的经验,文化水平越高的,自己看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尤其是最近一些年网络越来越发达,几乎没有信息死角,有症状就上网去查了。因此,这部分高学历、并且自己查资料的患者是医生比较头疼的。看病过程,就像一场考试一样:患者就在那里静静的听着,就看你说得对不对。那种感觉,让人很不舒服。

前几天,我们就遇到一位自以为会看病的患者。经过一系列术前检查以及医生的诊断,发现她患有胆囊结石、胆囊炎。

这样的病,相信有一定医学常识、甚至生活经验的都知道,不算什么大病。然而,就是这个看似不大的病,其手术却被我们麻醉科停掉、推迟了,而且是不止一次的停手术。

当把这个消息告知患者和家属的一刹那,隔着有一米多都能感到对方的愤怒。这就是现状,一个医生极度弱势的大环境。

其实,事情本可以有迂回的余地、或者可以不停掉手术。但患者的自以为是和家属对医生的态度,让我们只能按规矩来。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这个患者本身患有高血压。一个将近70岁的人,如果血压调不好,势必增加围术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患者本人认为自己吃了十多年降压药了,对自己的血压了如指掌,不需要医生干预。然而,在术前麻醉访视的过程中发现,其吃的降压药中含有利血平成分,不符合住院手术的要求。她吃的那种降压药虽然效果也很好,但只适合没有太大事件的生活中吃。如果遭遇到手术创伤、或者疼痛,其血压很有可能波动。并且,在全麻过程中,还可能发生顽固性低血压。因此,在术前访视的同时,我们科医生果断就把这台手术停掉了。

尽管她们心有不悦,但在我们麻醉同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解释下,总算答应好好调血压、过几天再做手术了。

然而,七天之后,又被我们麻醉科停了。这次不是别的,而是她自以为是的不听医嘱导致的。

按照医生的要求,她吃一种缓释降压药和一种短效降压药。但是,由于她的血管硬化非常严重,血压一直高居不下。看到血压下不来,在她家里内部、甚至她们病房都滋生了医生水平不行的情绪。

到了第四五天的时候,血压依然维持在150/90多。看到这样的血压,她有些着急了。于是,她就开始琢磨怎么让自己血压下来。她想到,既然医生每种药只让吃一片,我偷偷加一点不就行了?

就这样,她趁别人不在的时候把药掰开了。并且,她刻意选择早上护士测血压之前的一小时吃。就这一招,果然血压一下就“正常”了。

千算万算,她忘了还有麻醉医生术前访视的这一关。为了准确掌握患者的血压,我们都会在访视的过程中亲自测一次血压。就在临手术的前一天,我们科同事例行去访视。反复测量几次,血压始终是高的。看到这个情况,我们同事让她把吃的药都拿出来。

然而,药瓶里赫然躺着半片降压药,并且是那个缓释片。

追问之下,她如实说是早上吃的。这下,我们同事明白了,为什么血压记录上的血压都很好的原因。而她这样掰开缓释片,会严重破坏药物在体内吸收的速度,很有可能会出现短时间内药物过量的情况。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同事毫不客气的把这个手术又停了,这次推迟三天。

也许很多人不理解,但这确实是为她好。为了减少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术前让血压处于稳定水平、让降压药在体内达到稳定的浓度是很重要的。然而,她的自以为是彻底打乱了这个计划。因此,麻醉医生才果断把她的手术停了。

在此,特别提醒大家:看病的时候,一定要听医生的!

参考文献:

1.李刚, 杜磊, 芶大明,等. 对围术期高血压管理的一些看法[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9, 025(002):182-183.

2.邓硕曾, 宋海波, 刘进. 麻醉医师如何应对围术期高血压的挑战[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8, 24(009):819-820.

3.李军. 围术期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6, 32(03):295-297.

#高血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