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国后的十大将军。 中国十大将军1、大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而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而且他的资历只能够和罗荣桓相比。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地位已定,粟裕只能委屈了。至于粟裕争当元帅的传说是站不住的,那是人们根据他的战绩和位列大将首席而产生的臆测。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同时,粟裕还坚决主张已到中原的陈毅继续兼职华野司令。可见,粟裕放弃了成为方面大军主官的机会,很难认为到授衔时他会再争执一番。2、大将—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
马卫华的将军简介 马卫华,1936年考入太原军官教导团。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任人民武装总队长,1939年任游击大队大队长,1940年任县武委会主任兼游击大队大队长,1941年任游击第7区参谋长1942年任2团营长,1943年任42团参谋长,1944年起任副团长、团长。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任冀晋军区2团团长,1947年任4纵11旅参谋长、华北军区4纵12旅副旅长,1949年任19兵团64军192师师长。建国后,马卫华任第十九兵团64军参谋长。1951年入朝作战,在朝鲜历任64军参谋长、副军长兼参谋长,参加了第5次战役、阵地防御作战、1952年春、夏季巩固阵地作战和朝鲜西海岸反登陆防御。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回国后,1953年任1军副军长兼参谋长,1956年任北京军区副参谋长,1969年任北京军区参谋长。1969年10月,林彪视察张家口,陪同的有空军司令吴法宪、副总参谋长阎仲川、北京军区司令员郑维山和马卫华。1970年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六十五军193师师长现在 郑三生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第19兵团65军193师师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16年生于江西省石城县小松乡井溪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