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底部有双圈是哪个时期的? 器物名称:2113日用瓷碗烧制年代:二5261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在碗口四周涂一4102两圈青料的瓷碗型式1653,早年出自明末景德镇有小南街窑,该窑特点为纤薄而坚致,釉色白中带青。后逐渐为各类青花纹饰替代,只有民间还有地方窑厂按此款型烧制,但均很粗糙。建国后,各地日用瓷烧制企业一度沿用传统的青花纹饰,同时此款型瓷碗也作为百姓用瓷继续烧制,但仍为较粗糙制品回。随着文革开始,传统青花纹饰先后被作为四旧而停产。这个时候,因碗口双圈型式简洁美观,很快被在各日用瓷企业大规模启用。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民用瓷碗普遍采用此款型,质量也有了较大提升。无论城市乡村,至今仍有很多家庭在使用。扩展资料:元青花瓷造型独具特色。从制作工艺上看,此时出现了胎体厚重的巨大形体,如大罐、大瓶、大盘、大碗等。但也有精细之作,如胎体轻薄的高足碗、高足杯、匜、盘等。在元代社会,青花瓷还没有成为宫廷或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除酒具、明器外,主要产品是对外输出,因此元青花瓷的造型有一定特殊性,其原因乃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使用者的需要。如大罐、大瓶、大盘、大碗是为了适应伊斯兰国家广大穆斯林席地而坐、一起吃饭的习惯而。
现代汝窑达到古汝窑的水平了吗 ? 个人以为,现代汝瓷在技术和工艺上,已经超过了宋代官窑的水准。但是由于艺术品的特性,在收藏者认知度上…
北宋汝窑瓷器是怎样发现的? 汝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之冠,早在宋代的一些文人笔记中就有汝窑的论述。目前所见最早的记载应是成书于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著者徐兢在记载当时高丽所用瓷器时说:“其余则越州古秘器,汝州新窑器,大概相类。南宋前期的《坦斋笔衡》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相同内容的文字,又见于南宋顾文荐的《负睻杂录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卷九记载:绍六二十年(公元1151年)高宗幸张府,张俊进奉汝窑酒瓶一对、洗香炉一、香合一、香球一、盏四双、盂子二、出香一对、大奁一、小奁一。可见南宋初汝窑已是珍贵。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成书的周辉《清波杂志》明确提岀:“汝窑宫中棼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岀卖,近尤难得。南宋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和南宋的《咸淳起居注》中也对汝窑器物的特点和珍贵有所提及。此后,明清两代谈及宋代名窑的记载也首推汝窑,如明代王世懋在《窥天外乘》中写到:“宋时窑器以汝州为第一,而京师自置官窑次之。明代画家徐渭在其《墨牡丹》画中题诗:“花是扬州种,瓶是汝州窑。注以江东水,春风锁二乔。清代孙灏著诗云:“…官哥配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