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现代革兰氏染色机理。 现代革兰氏染色的机理是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再用95%乙醇脱色。细菌先经碱性染料结晶紫染色,而经碘液媒染后,用酒精脱色,在一定条件下有的细菌紫色不被脱去,有的可被脱去,因此可把细菌分为两大类,前者叫做革兰氏阳性菌(G+),后者为革兰氏阴性菌(G-)。为观察方便,脱色后再用一种红色染料如碱性蕃红、稀释复红等进行复染。阳性菌仍带紫色,阴性菌则被染上红色。有芽胞的杆菌和绝大多数的球菌,以及所有的放线菌和真菌都呈革兰氏正反应;弧菌,螺旋体和大多数致病性的无芽胞杆菌都呈现负反应。这种染色法是由丹麦医生革兰于1884年所发明,最初是用来鉴别肺炎球菌与克雷伯肺炎菌。革兰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未经染色的细菌,由于其与周围环境折光率差别甚小,故在显微镜下极难区别。经染色后,阳性菌呈紫色,阴性菌呈红色,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某些结构特征,从而用以分类鉴定。扩展资料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在化学组成和生理性质上有很多差别,染色反应不一样。现在一般认为革兰氏阳性菌体内含有特殊的核蛋白质镁盐与多糖的复合物,它与碘和。
pbo2氧化i需在酸性介质中进行能否加hno3或hcl溶液以替代hac为什么 I2十2e-=2 I-=0.536V 。采取适当措施也可以使平衡向歧化反应方向移动,如加入一种试剂和Hg2+形成沉淀(如OH-、NH3、S2-、CO32-)或形成配合物(如I-,CN-等),大大降低溶液中的。
三氯化铋加水后生成沉淀,再加盐酸,沉淀为何会溶解 BiCl?+H2O=BiClO↓(氯化氧铋)+2HCl,加盐酸会抑制水解,所copy以沉淀溶bai解。三氯化铋为雪白而带有du钻石光泽的晶体。有氯化氢气zhi味,溶于盐酸;硝酸,在水中分解为氧氯化铋。三氧化二铋与王水或浓硝酸作用而得(常温下Bi与Bi2O?与浓硫酸或浓盐酸不反应,即使再加热条件下反应也很微弱)。扩展资料:氯化铋盐酸溶液进行蒸发至液体温度达190oC为止,冷却,将所得物粉碎成小块,迅速蒸馏(通风),dao最初整出的是少量盐酸,温度在445-447oC整出纯的无水三氯化铋。氯化铋是白色至浅黄色结晶,易潮解,有氯化氢气味,溶于盐酸、硝酸,在水中分解为氧氯化铋。空气中的微量水分也可以使其分解。在放有金属铋的反应设备中通入纯氮,排除空气,同时对设备予以干燥,然后通入氯气并升温,反应生成的氯化铋升华,冷却凝结可得氯化铋粗品,粗品可进一步升华提纯。参考资料来源:—三氯化铋参考资料来源:—氯化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