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在80%以上,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在60%左右.2013年我国东部地区城镇化率62.2%,而中部、西部地区分别为48.5%、44.8%. 这是一道综合试题,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国策的认识为本题主要考查点.(1)此题是一道图表试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注意分析标题“2010-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数字变化和标注;其次,依据数据变化,联系教材知识回答.设问要求“经济信息”,从图表显示:①2010-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逐年提高;②从“注”中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相比存在差距;③我国东西部比较,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2)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分析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措施,措施可以从国家方针政策角度回答,也可以从公民行为角度回答,只要是积极的、对社会发展有利的正确措施都可以,①问题一:“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可以从国家政策及法律角度回答,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依法开发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②问题二:“承载着文化血脉和民族情感的传统村落衰落甚至消失”,从公民角度回答,加强宣传保护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③问题三:“农民进城却无法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服务、基本的社会保障和必需的就业、发展机会等”,从国家角度,关注民生,健全。
(23分)“城镇化”、“老有所养”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门话题材料一 有专家强调,城镇化不是一个简 (1)①政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完善法律法规,平等地为他们提供就业、居住、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保障和服务;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城镇;着力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收入等民生问题等。(4分)②农民: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角色,主动融人到城市中;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3分)③企业:诚信经营,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2分)(2)①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②有利于扩大就业规模,解决就业问题。③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④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⑤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6分)(3)①物质决定意识。解决养老问题必须立足国情,从当前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要传承我国优秀的养老传统,又不能照搬西方经验。(2分)②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解决养老问题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发展养老服务业,统筹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2分。
建国以来我过经济体制的发展转变的几个阶段和各个阶段的特点? 建国后城市经济体制的形成和改革问题(1)1949年~1956年城市经济体制的调整和改革:①没收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国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