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整合素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吴立玲的科研成就

2021-04-04知识2

说明G蛋白在跨膜信号传递中的作用? 2113G蛋白是一类与GTP或GDP结合的、具有5261GTP酶活性、位于细胞膜胞浆4102面的外周蛋白.它由三个亚基组成,分别是1653α亚基(45kD)、β亚基(35kD)、γ亚基(7kD).总分子质量为100kD左右.G蛋白有两种构像,一种是以αβγ三聚体存在并与GDP结合,为非活化型;另一种构象是α亚基与GTP结合并导致βγ二聚体的脱落,此为活化型.不同种类的G蛋白有相应的基因编码,在各种G蛋白亚基中,α亚基差别最大,常将其作为一个区别不同G蛋白的标志.G蛋白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激动型G蛋白(Gs)、抑制型G蛋白(Gi)和磷脂酶C型G蛋白(Gp).不同的G蛋白能特异地将受体和与之相适应的效应酶耦联起来.G蛋白在结构上尽管没有跨膜蛋白的特点,但它们可以通过其亚基氨基酸残基的脂化修饰锚定在细胞膜上.目前已把G蛋白结构、氨基酸序列及进化的相似性与功能等结合起来作为分类的依据,主要包括四类,其中至少含有21种不同的α亚基、5种不同的β亚基和8种γ亚基.G蛋白耦联受体的信号转导机制G蛋白通过与受体的耦联,在信息转导过程中常发挥着分子开关的作用.其跨膜信号转导一般分为以下几步:(1)当外部没有信号或没有受外部刺激时,受体不与配体结合,G蛋白处于关闭(失活)状态,以异源三聚体。

如何调控pka信号转导途径 根据提示操作

吴立玲的科研成就 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对受体及其受体后信号转导途径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已完成4项,1项正在进行中。发表论文75篇,其中在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22篇。曾获北京市学术成果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被评为国家级和北京市精品课程(病理生理学)主持人,主编的2本病理生理学教材分别被评为2004年和2006年北京市精品教材奖。1994.1-1996.12 感染性休克时心功能障碍的细胞机制探讨(39370298,负责人)1996.1-1998.12 心肌缺血和休克时心脏G蛋白的表达(39570301,负责人)1999.1-2001.12 Gq/11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对心肌肥大的调(39870356,负责人)2002.1-2004.12 受体TPK和整合素介导的信号转导对心肌肥大的调控(30170379,负责人)2006.1-2008.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脂联素对心肌重构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研究(30570715,负责人)2009.1-2011.12 调控心肌脂联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30871014,负责人)2010.1-2012.12 调节涎腺功能的新因子脂联素在正常和舍格伦综合征涎腺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30973316,负责人)1996.1-1998.12 G。

#整合素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