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开国元老子嗣犯法 中国的十大开国元勋是哪些?

2020-07-25知识10

晋祠最早建于哪个朝代?在郦道元之前还有谁描述过?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晋祠具体的建造年代,有人说建造于北魏年间,我认为是不对的,据史料记载,“东汉汉安三年(144年),太原地震,波及晋祠。这说明,晋祠的建造时间不晚于东汉。我们再来看下面的文字: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周成王姬诵封胞弟姬虞于唐,称唐叔虞。其封地在今山西翼城,后来叔虞宗族的一支迁至晋阳,在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建祠宇,称唐叔虞祠。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晋。通过文字可知,应是先有唐叔虞祠,后有晋国,唐叔虞祠的名称沿用了1500年,一直到北魏时才改称晋祠。晋国建立与公元前1033年,由此可以推算出,晋祠的修建年代应该在公元前1099年-公元前1033年之间。至今还没发现有哪位名人早于郦道元描写过晋祠。和朱元璋一起跟打天下的人,最后还剩哪些人活下来了?如何评价他们? 中国历史上的开国功臣多没有好下场,正所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对于朱元璋来说,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一国之君,已经是一个奇迹,但是如何守住江山难度更大,朱元璋并不像那些传统的皇族有着庞大的家族势力,他所依仗的无非就是那一帮出生入死的兄弟。以淮西集团为例,谋有李善长、冯国胜,武有徐达、常遇春汤和等人,这些人都曾是朱元璋生死与共的兄弟,更是夺取天下不可或缺的力量明朝建立后这些人成了新一代的贵族,不但封侯拜相,而且手中都有实权,如何能控制他们成了朱元璋的心病。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尚能凭借威望压制住这些人,但朱元璋死后这些人的权势很可能会对朱家的江山构成威胁,于是朱元璋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杀”。以胡惟庸案为例,胡惟庸,李善长、陆仲亨等开国元勋被杀,诛杀党羽共计三万余人,并且废除了宰相制度加强了皇权。蓝玉案更是几乎将军中的骁勇善战之将屠戮殆尽。我们以淮西二十四将为例,得以善终的不过半数。徐达、汤和、吴良、吴桢、花云、陈德、顾时、费聚、耿再成、耿君用、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郑遇春、郑遇霖、郭兴、郭英、胡海、张龙、陈桓、谢成、李新材、张赫、周德兴。我们先来细数一下横死之人。平凉侯费聚、延安候唐胜宗、。清朝开国元老 在大清的开国史上,有八位赫赫有名的王爷,他们不仅是皇帝的嫡系子孙,而且都曾对清朝开基创业或统一全国立有大功,所以并非像其他封为王爵的皇子皇孙那样,后代每继承一次,爵位就要降一个等级,而是无论承袭多少代,爵位永远不降,封建社会时称为“世袭罔替”,民间则俗称为“铁帽子王”,意思是他们的王冠永远不会被换掉。可以说,这八大铁帽子是绝对的牛人。礼亲王代善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子,太宗皇太极异母兄长,清朝开国时期声名显赫的创业功臣。早年随父征战,功勋卓著,并一度被确定为汗位继承人,从后金建国直至改国号为大清,都是国中地位仅次于皇帝的大贝勒,并为正红旗旗主。1636年封为和硕礼亲王。皇太极去世后,又拥戴福临登基,揭露并杀掉了密谋的反对者,其中就有自己的儿子硕托和孙子阿达礼。顺治五年(1648)去世。承袭爵位者曾改王号为巽亲王、康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复礼亲王号,世袭至清末。其后代袭爵有名的子孙,如嘉庆十年袭爵的礼亲王昭琏是皇族中著名学者,著有《啸亭杂录》等传世。礼亲王府在大政殿东偏北,是距盛京皇宫最近的一座王府。这显然与其在清太宗时期“皇兄大贝勒”的身份有直接关系。皇太极继承皇位后,每逢新年等重要。刘秀的哪个儿子继承了皇位 刘秀死后,他的第四个儿子刘庄继承了皇位。汉明帝刘庄(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初名刘阳。东汉第二位皇帝(57年—75年在位),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为光烈皇后阴丽华。刘伯温死后,两个儿子结局如何? 刘伯温,明朝开国元勋,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而著称于世,民间素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当然在朝堂上,刘伯温并没有如此玄乎其乎的能力,诚然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刘伯温的确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也并不是决定性的,李善长、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等元勋,他们的功劳无疑要比刘伯温来得大。当然,我们今天不是来探讨刘伯温对于明朝的功劳到底大不大,而是来讨论下这位明朝开国元勋他所遗留下来的子嗣最终的结局如何。刘伯温一生育有二子,长子刘琏、次子刘璟皆为继室陈氏所生。长子刘琏刘琏生于元惠宗至正八年(1348年),此时他的父亲刘伯温刚刚结束在丹徒约两年的半隐居生活,准备参与到元末乱世的潮流之中。《明史》赞其“有文行”,即文章出众,有德行,因此在刘琏成年后,朱元璋见他十分聪明,是“欲大用之”。洪武十年(1377年),29岁的刘琏被任命为从六品考功监丞,掌给授诰敕之事,同时兼试监察御史一职。不久,刘琏即升任为从三品江西布政司右参政,掌江西一省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等事务,成为了明朝地方上权势最大的封疆大吏之一。只是也就在这一年,正当朱元璋要继续重用他,将他培养成与他父亲那样的朝中重臣时。中国的十大开国元勋是哪些?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来1、周恩来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原籍自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百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2、贺龙贺龙(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原名贺文常度,字云卿。湖南桑植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问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答朽功勋。何为定国公 公侯伯子男 公为外姓最高封爵定国公似乎正儿八经的只有徐达儿子徐曾寿曾授此封。司马家篡魏的时候,曾经人才辈出的曹魏宗室曹家、夏侯家去哪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司马懿说起。可以说司马家族篡位的成功,肯定是司马懿的巨大功劳。为此目标司马懿付出了一生的心血,卧薪尝胆,在阴险狡诈的曹操面前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十几年磨一剑,水到渠成的结果。从另一方面与其说是司马懿战胜了曹氏家族倒不如说司马懿以他顽强的隐忍的韬光养晦的手段熬死了曹氏一代代君臣。让我们看一看司马懿及后代成功的传奇历史吧!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1]),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曹操在位时司马懿为文学掾。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薄等职。建安二十年(215年),随曹操征讨张鲁。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进封魏王后,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不久,转为丞相军司马。看司马家族如何一步一步颠覆了曹氏家族的政权,高平陵事件是曹氏家族与司马家族胜负的里程碑!魏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

#朱元璋#礼亲王#司马懿#明朝历史#夏侯家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