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无人能接,不料一人酒后出千古绝对

2020-07-25新闻17

盛唐涌现出了很多诗人,名气大者有李白有杜甫,名气小但是留下一诗半词的更是不计其数。这其中,论身世最坎坷,论命运最离奇,论最多才薄命者,当属“诗鬼”李贺,李长吉。

李贺是被封建社会荼毒掉的才子,所以他的诗总是带有点阴冷,像是一个漆黑的雨夜发出来的一声叹息,主席也经常化用李贺的诗句,比如经典的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便充满了阳刚和正义必胜的信念。

而关于主席说的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更是在唐朝被誉为是“绝对”,就是人们都觉得非常难接上的句子,唐朝人没有说错,这句话直到宋代,才有了下句。我们今天就来品味品味这句诗以及背后李贺的诗酒人生。

在很多人看来,李贺就是一个愤青。动不动就写什么“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还有很多像愤青一样说自己碌碌不得用的诗歌,比如那首“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在这首诗歌中,借用马周和主父偃的典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渴求君王赏识的心情。这不是愤青是什么?在家乡说家乡太小了,到了长安还觉得自己总是不受赏识,年纪轻轻的心就腐朽了。

李贺愤得有理。

一是他的身份,李贺可以说是大唐最惨的皇族后裔了。明明祖上阔过,偏偏没有富二代都有的东西,倒是有很多诗人都有的四个字——家道中落。可能这就是真的“文章憎命达”吧。这个皇族子弟卑微到什么程度呢?武则天即位之后大肆屠杀李唐宗室的时候都没有没发现在小县城里还有这么一号皇族。

二是李贺长得就不怎么符合主流审美,史书上说李贺通眉长爪,长得也是瘦骨嶙峋,还因为李贺的手指头很长,被当时的人们戏称为“长爪郎”。

三是从小就行为怪异,动不动就骑着个驴,也不像陆游一样慢慢悠悠地晃进剑门关,他比较非主流,他喜欢逛坟墓,一边逛还一边写诗,写诗一写就忘了时辰,经常被家里人说“这孩子写诗都快要把自己的心吐出来了”。

这还不是最让他愤怒的,最让他愤怒的是他不能科举。这可要了所有读书人的命了。

为啥不能科举呢?这还得怪他那老爹,这辈子除了见过自己的表兄杜甫一面值得吹一吹,也就是个普通的官员,还给儿子留了个大坑,自己的名字就坑了他儿子一辈子。

他爹叫李晋肃,因为名字含有一个“晋”和“进”犯了“嫌名”,在那些嫉妒李贺的人嘴里,直接就借此事逼着李贺离开科举考试。当时的文坛大V韩愈还为此特地写了一篇文章来为李贺辩白,还举了曾子他爹叫曾皙,难道曾子就不说“昔”这个字了吗?

有理有节地辩论并没有缓解李贺的情况,在郁郁和恩师告别后,李贺离开了长安,那时候才十九岁。后来因为是宗室,总算得了一个九品芝麻官,在他为官三年间,对于唐王朝的黑暗有了进一步认识,情感激烈的他并不能因此做出如何如何的缓和,他在这一时期写了六十多首诗,像白居易一样,希望起到上达天听诉民情的效果,但是在权阉专政的情况下,一大批有识之士,只能有意识地被遗忘。

韩愈

三年之后,常年苦思的李贺,辞官回家,在昌谷郁郁而终。唐人有传说,说是李贺死之前,祥云漫漫,说是仙帝接这位诗人到天上写诗了。虽然既有可能是美丽的附会,但是对于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浪漫主义诗歌最后的一位诗人,他的离去,我宁愿相信是如此的美丽和脱俗。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歌另一番意思就是天若无情,那就不会老了。

对于古代人来说,康德的话是最好的注解,除了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也许只有头顶上我们闪烁的星空才能让人类如此震撼。

康德

李贺头上的天空,像永远不会老一样。天空见证着霍去病深入不毛,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也见证着建安风骨在建安22年那场瘟疫中,十去八九,陈思王曹植的泣数行下,甚至在李贺之前不久,天空还见证着那场中国直到现在一直被无数人记得的“开元盛世”。

而到了李贺这里,天空是不是也在看着他呢?他心里一直有东西郁郁不得出,天空是否也知道呢?正直之士不得重用,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天空是不是也看得见呢?或者中国化一点,把天空叫做“老天爷”。李贺在问,一百多年前的参军陈子昂也在问,甚至是之后莎翁的《李尔王》也在问,难道老天爷,真的是如此没有感情吗?

有人说,李贺这一句很悲观,悲观嘛?好像是有。人面对自己无力改变的事物,都是悲观情绪的,恰如王小波所说,人的愤怒都是来自于自己的无能,但是笔者却读到了不一样的地方。

李贺写“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意思很容易理解,“草木枯荣,送别友人,这种情况下上天如果有感情,也会为这送别之情而老去吧”。在那个“天”至高无上的时代,“诗骨”陈子昂会自己一个人“独怆然而泪下”,李尔王会在原野上竭力地宣泄,只有李贺,超过了这个天。

他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审视天,他说,“老天爷啊老天爷,你如果有感情,你也会老吧”。这种情绪,我想也是被主席敏锐地捕捉到了,老人家从小就是啥也不怕的“石三伢子”,所以才会在人民大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时候,引用这句一直以来带着哀怨的诗句,还比李贺更高了一点,尽管“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是在伟大的人民群众面前,自然敢教日月换新天。

当然了,这是后话之后的后话了。

李贺之后,因为“天若有情天亦老”太过出色了,一直被后世诗人当作上联来思索苦吟下联,但是因为这句诗歌的意象宏大和意境非凡,后来那些诗人很难对出下联,尽管有什么“心如无尘心自明”“海如无量还自枯”,但是总感觉已经少了点什么。直到后来,唐人一致认为此诗句“奇绝无对”,恐怕没有下联。

接着是混战的五代十国,倡导“兵强马壮者为王”,就连唯一的文艺种子李煜也郁郁死在北宋宫廷里。后来是宋代,宋太祖开朝就立下了“不杀士大夫”的誓言,宽松的文艺政策让宋代成为了唐代之后另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李贺留下的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也引来了许多文人的跃跃欲试,但是很多人也是无功而返,很长时间都没有人对的上来。

直到一向嗜酒如命的石延年在一次酒后大醉中,兴尽所致,听闻有人说出了这个上联,看看天上的月亮,顺口就是一句“月如无恨月长圆”,满座都以为妙绝。笔者好奇这个人,特地去看了看他的小传,说他读书只是读个大概,也不专门研究这些,随口一说便是便是绝对,这等天赋真让人嫉妒不已啊。

石延年

对出来之后,从小就砸缸的司马光也对自己同朝代的这位才子吹起了彩虹屁,说“李长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曼卿对‘月如无恨月长圆’,人以为劲敌。”后来又有人,把李白、李贺、苏轼和石延年的句子,凑成了一副绝对。“把酒问青天,天若有情天亦老;举杯邀明月,月如无恨月长圆。”这也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

而你,又对这句诗句,有什么看法呢?

#隋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