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经济普查的第一次经济普查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03]29号)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制定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位标志、从业人员、财务收支、资产状况,以及企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活动和生产能力,主要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及科技开发的投入状况等。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经济普查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认真做好此项重大国情国力普查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实施工作。为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国务院决定成立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的组织和实施。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统计局,具体负责普查的日常组织和协调。其中,涉及普查宣传动员方面的事项,请中央宣传部负责协调;涉及普查经费和物资保障方面的事项,由财政部和发改委负责协调;涉及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名录方面的事项,由工商总局和税务总局负责协调;涉及机关和事业单位名录方面的事项,由中央编办负责协调;涉及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名录方面的事项,由民政部负责协调;涉及组织机构代码方面的事项,由质检总局负责协调。中央和国务院其他各有关部门,也要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的每个成员,是不是都和普查有关,他们所在单位需要为普查提供企业名录或进行宣传。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现在正在紧张进行中,本次普查是为了摸清经济家底,进行的二三产业的全方位普查。普查领导小组自中央起,在各省级层面、市级层面、县级层面都有设立,一般情况下是当地政府的常务副职任领导小组组长,当地统计部门负责人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地方统计部门承担绝大部分的普查操作。但领导小组成员其实包括的成员还是比较广泛的,一般而言,除了政府领导、统计部门领导,还结合当地实际包括地方调查队有关领导、宣传部门主要领导、市场管理部门甚至公安部门的主要领导。因为经济普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普查员入户登记,在普查的前期组织、方案设计、登门入户、数据归总、计算分析等过程需要多个部门的参与支持,形成合力才能把这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做好。
我要一篇经济普查征文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都十分复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极大繁荣、经济结构、经济分布十分复杂。所以,经济普查与前几次普查相比,其特点主要是:规模大、要求高、困难多,人们的配合程低但是只要我们按照上级的要求,克服困难,真抓实干,最终能圆满完成了普查任务。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社会经济更加繁荣发展,中小城镇不断壮大,这将会给今后开展经济普查带来更大的困难。但是,我国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清楚地掌握经济状况将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必须认真总结过去普查经验,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探讨经济的普查工作很有必要。下面,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经济普查,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经济普查,是对我国重要国情国力的一次全面调查,涉及面广、量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人们的配合程度降低,在普查登记中申报人虚报、瞒报、拒报普查项目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抗拒申报,甚至辱骂和殴打普查人员,给普查工作带来很大不利。所以要严格做到以下几项(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过去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公民的法制观念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