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你知道吗?中国也有个“东京城”

2020-07-25新闻11

东京城位于辽阳市文圣区东京陵乡新城村,它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建造的第四座都城。

东京城天佑门(20世纪30年代))

努尔哈赤于天命六年(1621年)三月率兵攻下明代辽东重镇——辽阳城后,便毅然决定定都辽阳。八月,在太子河东岸启建新都城——东京城,与辽阳旧城隔河相望。天命七年(1622年)四月,在东京城尚未全部竣工的情况下努尔哈赤即入住。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根据当时形势的需要,努尔哈赤力排众议,又迁都沈阳。

东京城平面示意图

东京城城垣平面呈菱形,为砖石合筑。南墙长900米,北墙长896米,东墙长886米,西墙长832米。墙心为夯土,外包砖石。因急于建成,夯土中夹杂大量的废旧石碾、石磨、石碑碣等。

每面有二门,共八门,分别是:地载门、福胜门、内治门、抚近门、德盛门、天祐门、怀远门、外攘门。门额是外书满文,内书汉文。

东京城内的主要建筑有努尔哈赤的办事衙门即八角殿,努尔哈赤与福晋们生活的地方即汗王宫,祭祀神祇的地方即堂子,还有诸王、贝勒的房屋,以及投降后金的部分汉官的住宅、商业店铺等。也就是说,东京城宫殿、城池、坛庙、衙署等种类齐全,在皇太极时期还建有弥陀禅寺。

八角殿位于天祐门北大约400米的土丘之上,为八角形,内外有排柱16根,柱径大约45厘米,殿顶系用黄、绿两色琉璃瓦铺成,殿内和丹墀上满铺六角形绿釉砖,筒瓦和勾头也用黄、绿两色琉璃,勾头为蕃莲纹,压条是黄琉璃乳钉上饰海水江牙纹。遗址尚存。

东京城绿釉筒瓦

后金东京城黄绿釉琉璃兽头建筑构件

汗王宫位于八角殿西约100米的全城制高点上,宫殿建在人工修建的土台之上,台高约7米,呈正方形,边长为16米,面积为256平方米。遗址上出土过础石、花砖、琉璃建筑构件等。

弥陀禅寺位于城东南抚近门内向西约90米处,始建于皇太极崇德六年(1641年),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华严堂、禅堂僧舍、钟楼、鼓楼,规模极大。遗址尚存。

由于官书多不记载,又缺少必要的考古工作基础,所以东京城内其他建筑的具体位置、规模等尚不清楚。

东京城周长3514米,虽然规模较小,但由于大量使用辽东汉人工匠,以砖石构筑取代了赫图阿拉时期的木石杂筑的方法,这是清军入关前在城郭建筑史上的一次飞跃。八门建门楼,四隅筑角楼,城外掘护城河,城池设施日臻完善,更加科学。汗王宫与八角殿分设两处,摆脱了赫图阿拉时期住宅与办公浑然一体的局面。

努尔哈赤在东京城内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推进了后金社会经济的发展。

改革政体。天命七年(1622年)三月初三日,在原八旗制度的基础上,努尔哈赤发布实施“八贝勒共治国政”,使八个贝勒拥有“并肩同坐,共议大政,断理诉讼,举废国汗”的权利。通过“八贝勒共治国政”,彻底将异姓贵族排斥在最高统治集团之外,使后金社会的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爱新觉罗家族手中,奠定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经济变革。天命六年(1621年)七月十四日,努尔哈赤第一次发布“计丁授田”令。同年十月初一日,再次重申“计丁授田”,即将辽东地区“无主之田”按丁授给满汉人家,按丁贡赋。该法令使当时满洲(女真族)同发达的辽东社会经济相协调,这是满洲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次质的飞跃。

后金满文“天命通宝”方形陶钱范

推崇喇嘛教。努尔哈赤极力推崇喇嘛教。天命六年(1621年)八月,来辽东传教的囊素喇嘛死去,努尔哈赤予以厚葬,敕建喇嘛塔,派63户诸申种地纳粮,以供香火。

扩充军事实力。努尔哈赤在历年南征北伐过程中,由于采取了笼络蒙古贵族的政策,通过联姻,壮大了实力。后金在东京城的四年里,先后有10余次与蒙古喀尔喀、科尔沁、扎鲁特等部联姻,使归附者日众,天命七年(1622年),努尔哈赤命设蒙古二旗,此举奠定了之后蒙古八旗的基础。

努尔哈赤在东京城内发布了一系列举措,为后金政权的发展和后来的清军入关,奠定了重要基础。正是在此基础上,努尔哈赤以及他的继承者们才能创造一个历史奇迹,即作为少数民族的满洲入主中原,建立一个由满洲居统治地位的、以汉族为主的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并且使其延续200多年。

东京城的城址布局反映了特定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建城思想,与赫图阿拉城、沈阳城共同体现了后金城市演变的过程,展现了当时的社会图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状况、工程技术、军事水平等,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散落于辽阳东京城遗址内的索伦杆座

目前,东京城城址仅存天祐门门券和部分城垣址,城内宫殿址、寺庙址尚存。天祐门为1997年复建。

1960年,东京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晋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