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收到已转销为坏账的应收账款20万元,存入银行,要怎么做会计分录 内部交易抵消待转销项税

2020-07-25知识7

医药公司过票是怎样一个完整流程?为什么国家要打击? 今天问了一下销售的同事,她也说的不清不楚的。所以想来知乎请教一下:1、医药公司过票,发货方、过票公…会计舞弊和财务舞弊是属于等同的概念么? 财务舞弊是指用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手段,给舞弊人带来经济利益,而最终导致他人受到伤害或遭受损失的故意行为.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伪造、变造会计记录或凭证;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故意违反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告等.财务舞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侵吞资产;二是做出欺诈性财务报告.侵吞资产是指组织内的雇员为谋取自身利益,采用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手段使组织经济利益遭受损害的不正当行为;做出欺诈性财务报告.在会计实务中,不符合会计准则精神、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的会计信息,均属于失真的会计信息。而造成失真会计信息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层舞弊,即在企业管理当局的授意下,利用会计规范给予企业的灵活性,有偏向性或诱导性地提供信息,甚至违背会计规范制造假账。事实上管理层舞弊是危害最大、后果最严重,也最难以察觉和防范的会计舞弊行为。会计舞弊的通常做法是虚增资产、收入和利润,虚减负债、费用。主要包括:多计存货价值、多计应收账款、多计固定资产、费用任意递延、漏列负债、虚增销售收入、虚减销售成本、隐瞒重要事项的揭露等等。在会计实务中,会计舞弊有多种方式。根据我的理解来说一下,我是学金融的。财务。收到已转销为坏账的应收账款20万元,存入银行,要怎么做会计分录 收到已转销为坏账的应收账款20万元,存入银行。收回已转销的坏账要做两个分录:借:应收账款-xx单位 20万贷:坏账准备 20万借:银行存款 20 万贷:应收账款-xx单位 20万从分录中可以看出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坏账准备增加,因此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发生变化。由于市场经济的极大的不确定性,企业的应收账款很可能最终不能够全部收回,即可能发生部分或者全部的坏账。所谓坏账,是指不能够收回的应收账款。一般认为如果债务人死亡或者破产,以其剩余财产、遗产抵偿后仍然不能够收回的部分;欠账时间超过三年的应收账款都可以确认为坏账。企业对于可能发生的坏账,有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即平时并不对可能发生的坏账进行预计,而只是到坏账实际发生时直接冲销应收账款(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已取消这种核算方法)。扩展资料: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企业(保险)按照原保险合同预定应向投保人收取的保费,可将本科目设为1122 应收保费科目,并按照投保人进行明细核算。企业(金融)应收的手续费和佣金,可将本科目改为“1124 应收手续费及佣金”科目,并按照债务人进行明细核算。不包括各种非经营。收回已转销的坏账 转销应收账款分录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当坏账收回时,先把以上分录转回(A)借:应收账款贷:坏账准备收回的应收账款资金入账(B)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把(A)和(B)放在一起就是已转销应收坏账收回的分录借:银行存款贷:坏账准备到年底假如没有新的坏账出现,资产负债表就会显示坏账准备贷方有余额,需冲回:借:坏账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这样坏账准备就清零了。如到年底时还有新的坏账出现,只提或冲回差额。注明:转销是指应收账款确认不能收回来了,按照一定的法规和会计政策对其予以撤销。关于进项税和销项税的分录 1、进项税。购入产品时计2113入“应交税费—5261—应交增值税(进4102项税额)”,会计分录为:借:库存1653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2、销项税。销售商品时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举例:1、买进一件衣服100(含税),卖出去300(含税)会计分录为:购进时:借:库存商品 85.47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4.53贷:银行存款 100卖出时:借:银行存款 300贷:主营业务收入256.4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3.59结转税金: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销项税额))43.59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4.53未交增值税 29.062、买进一件衣服300(含税),卖出去100(含税)会计分录为:购进时:借:库存商品 256.4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3.59贷:银行存款300卖出时:借:银行存款 100贷:主营业务收入85.47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4.53结转税金: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4.53未交增值税29.06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3.59扩展资料:应交税费。

#坏账损失#坏账#应交增值税#财会#银行存款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