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赏析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比起来,范词较平实,李词较灵活,她以\"眉头:、\"心头\"对举,以\"才下\"、\"却上\"相应,便形成一条动荡起伏的感情流波.然而红花需有绿叶相扶,没有前文的铺垫烘托,这三句不可能如此精彩.“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作者述及与丈夫身处两地,共处一种思绪之间,表明了作者与丈夫的心灵感应同为一律.可见此处是为双向而动.这与前人所作大部为对月独抒怀的感情脉思有着显著区别.然而“此情无计可消除”,作者如何为之?结尾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绝妙好词,除让人哑然称绝之外,唯有叹然.作者一路写来,或寄情于景,或景中含情,意象时露时显,于结尾处猛然一收,如群山之玉,塔顶明珠,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刺激,使之心灵为之震动,深思、遐想.长时间的体验个中三味.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请问:花自飘零水自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哪首词里的?谢谢。 “花自飘零水自2113流.此情无计可5261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出自4102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1653玉簟秋》。《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全词以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展示出一种婉约之美,格调清新,意境幽美,称得上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佳作。作品原文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白话译文已是秋天了,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仍散发着残留的幽香,睡在竹席上,已有了一些凉意。轻轻地提着丝裙,独自登上那精致的小船,想去散散心,排遣掉相思的苦情。仰望长空,白云悠悠,谁会将书信寄来?排成“人”字形的雁群飞回来时,清亮的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我们两个人呀,患着一样的相思,却两地分离,牵动着各自的忧愁。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刚离开了微蹙的眉梢,却又隐隐地涌上了心头。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此词是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