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什么决策树中经常用熵作为判别条件而不是基尼不纯度? 基尼指数和熵

2020-07-25知识6

怎么理解决策树中基尼系数的逻辑含义 基尼系数在节点类别分布均匀时取最大值1-1/n,在只包含一个类别时取最小值0.所以与熵类似,也是一个描述不纯度的指标。基于基尼系数的规则是:选择不纯度减少量(Reduction in impurity)最大的参数。不纯度减少量是分割前的Gini index减去分割后的Gini index。基尼系数的特点与基尼系数和恩格尔系数分别是什么呢?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将会下降。扩展资料基尼系数①基尼系数分为收入基尼系数和财富基尼系数。两者的实际数值都这能介于0~1之间,其算法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收入基尼系数的数据是来自于某地区的家庭收入统计,财富基尼系数的数据是来自于某地区的家庭总资产统计。②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③影响基尼系数的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传统、政治经济制度等。④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2016年为0.465。恩格尔系数①通用算法: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②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商的区别 这个要说清楚比较费时间,我不想打那么多的字,你还是去网上查下吧 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含义 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也译为“劳伦兹曲线”。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基尼系数示意图另外,可以参看帕累托指数(是指对收入分布不均衡的程度的度量)。基尼系数是什么?? 基尼系2113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5261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4102配差异程度的指标1653。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2010年,新华社两位研究员指出中国的基尼系数实际上已超过了0.5。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今日在京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大大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扩展资料:优点: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缺点:没有显示出来在哪里存在分配不公。国际间,并无制定基尼系数的准则,一些问题如应否除税项,应否剔除公共援助受益者,应否剔除非本地居民,或应否加入政府的福利,并没有一致性。为什么决策树中经常用熵作为判别条件而不是基尼不纯度? 来自《集体智慧编程》的观点。基尼不纯度相对于熵有什么缺点吗?从哪可以获知201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和GDP? 1、基尼系数可以看上市银行公司的年报。如招商银行2018年年报显示,在12541.44万(即1.2亿人)户客户中,…恩格尔系数与基尼系数的联系与区别 1.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其计算公式为食物支出总额总支出金额,其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指标,一般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2.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于1922年提出,其表示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数最大为1最小为0,前者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3303232370~1之间。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和恩格尔系数分别是什么呢? 简介: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分别简述:基尼系数: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长久以来,人们错误的把这个指标归到基尼名下。但1964年,赫希曼在AER发表了一页纸的澄清文字,标题是《一项指标的父权认证》。据此,我们得知,基尼系数并非基尼发明的,也不是赫芬道尔重新发明的,而是赫希曼发明的。2.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收入分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