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指数幂扩展为复数范围的意义 指数为小数比如32的0.5次方 怎么算

2020-07-25知识9

虚数和复数分别是什么? 在数学中,虚数就是2113形如a+b*i的数,其中a,b是实数,且5261b≠0,i2=-1。虚数这个名词是17世纪4102著名数学家笛卡尔创立,因为当1653时的观念认为这是真实不存在的数字。后来发现虚数a+b*i的实部a可对应平面上的横轴,虚部b与对应平面上的纵轴,这样虚数a+b*i可与平面内的点(a,b)对应。可以将虚数bi添加到实数a以形成形式a+bi的复数,其中实数a和b分别被称为复数的实部和虚部。一些作者使用术语纯虚数来表示所谓的虚数,虚数表示具有非零虚部的任何复数。我们把形如z=a+bi(a,b均为实数)的数称为复数,其中a称为实部,b称为虚部,i称为虚数单位。当虚部等于零时,这个复数可以视为实数;当z的虚部不等于零时,实部等于零时,常称z为纯虚数。复数域是实数域的代数闭包,即任何复系数多项式在复数域中总有根。复数是由意大利米兰学者卡当在十六世纪首次引入,经过达朗贝尔、棣莫弗、欧拉、高斯等人的工作,此概念逐渐为数学家所接受。扩展资料:一、虚数的定义:在数学里,将偶指数幂是负数的数定义为纯虚数。所有的虚数都是复数。定义为i2=-1。但是虚数是没有算术根这一说的,所以±(-1)=±i。对于z=a+bi,也可以表示为e的iA次方的形式,其中e是常数,i为虚数。数学中的“幂”是什么意思? 幂(汉语拼音:2113mì,注音:ㄇㄧˋ,音同5261“觅”),指乘方运4102算的结果。1653nm指将n自乘m次(针对m为正整数的场合)。把nm看作乘方的结果,叫做“n的m次幂”或“n的m次方”。其中,n称为“底数”,m称为“指数”(写成上标)。当不能用上标时,例如在编程语言或电子邮件中,通常写成n^m或,也可视为超运算,记为n[3]m,亦可以用高德纳箭号表示法,写成n↑m,读作“n的m次方”。当指数为1时,通常不写出来,因为运算出的值和底数的数值一样;指数为2时,可以读作“n的平方”;指数为3时,可以读作“n的立方”。扩展资料运算规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同指数幂相乘,指数不变,底数相乘。同指数幂相除,指数不变,底数相除。参考资料:—幂复数怎么转化为指数形式 求复数的模值和相角分别用函数abs和angle,至于输出的形式取决于实际的需要。在复数z=a+bi中,a=Re(z)称为实部,b=Im(z)称为虚部。当虚部等于零时,这个复数可以视为实数;。

#名词复数#复数运算法则#虚数#虚数单位#复数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