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关注东方智库噢!
刘琳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当地时间7月21日下午4时,美国政府要求中国政府在72小时内(即当地时间周五下午4点前)关闭驻休斯敦总领事馆,并撤离所有人员。美国对中国的政治挑衅,践踏了国际法,大肆破坏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违反中美领事条约有关规定。
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恐吓,表明美国的政治想象力仍停留在单极视域中,而这种单极观并没有促进其产生维护世界良性秩序的责任感。 当下,美国政府如此“霸道与荒唐”的行为延续了美国自冷战后形成的“单极定势”,也显示出特朗普政府迫切需要为自己找到一个敌对目标,转嫁内部民众日益强烈的不满,以倒逼社会内部共识的生成。
随着中国对世界发展的贡献与日俱增,两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日益加剧,这势必挑战美国政治精英的智慧,需要他们拥有更理性的战略考量,保有更加灵活的操作空间。但是他们忽略现实世界正在发生的新变化,“病态地”沉醉于单极世界的幻象中,坚信美国必胜。这种自负在冷战后以两种相异的模式表现出来,一种是克林顿坚持的“全球主义经济范式”,另一种是小布什主张的“地缘军事范式”。
克林顿的主导思想为拓展“地缘经济”,而非传统的“地缘经济”。在他的设想中,美国只能作为支配力量居于一体化的世界体系中,未来仅有美国“一极”。金融能力和先进科技是成就美国“霸业”的两个重要基石。但是,克林顿时期的令人炫目的繁荣主要依赖外部赞助。这个世界上最富裕的经济体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在20世纪90年代,希望从美国经济数字增长中获利的外国资本源源不断地涌入,刺激经济繁荣。这样一来,美国人消费越多,他们的经济增长就越快,吸引的外资则更多。由于这些外资多数来自经济疲软的欧洲和日本,一时间,欧洲和日本的功能为储蓄,而美国人花钱就可以了。随着大量资本流入,促使美元升值,持续坚挺。
但通货膨胀不期而至。与往日工资提升和价格增长不同,这次表现为“资产膨胀”。美国公司股票被神化般的经济期望所支撑,价格增幅巨大。频繁交易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泡沫。很快,投机性繁荣带来大崩溃。随着冷战结束后,世界地缘政治趋于稳定,各国地区性市场复苏,投资的世界性流动增强,不再大量涌入美国。于是,克林顿时代的经济繁荣不再重现。
随后,欧元的产生直接威胁到美国通过操纵美元来征用世界财富的“霸权能力”。在此之前,除了美元,国际贸易主体并无备选货币。欧元出现后,它成为替代货币在一个巨大的经济体中流通,并用于储备,使得美国不再能单纯依靠印制和输出美元来控制世界经济。
资料图片:这是2018年12月30日在德国法兰克福拍摄的欧元塔附近的欧元雕塑。1999年1月1日,欧元在11个欧盟成员国正式启动,标志着欧元诞生。(来源:新华社记者 逯阳 摄)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克林顿的“全球主义”经济范式逐日隐退,布什新政府开始奉行“地缘军事范式”,表现为军国主义和单边主义,对武力使用心安理得。因“9·11”事件所激发的政治反应,成为美国国际关系“新范式”的分水岭。在高技术领域享有的支配地位滋养了美国必胜的信念,强化了可无限扩张的军事维度。从此,美国政治文化领域出现重大变革,一种被更新的“国家责任”出世,这种责任以善恶划分为基础。当时,布什政府的御用战略家们对世界的幻想建立在两种假设之上:一是霍布斯信念,即国际范畴内,利益冲突不可避免,极具自毁性;另一种是美国无上论,坚信美国的军事力量无限强大。鉴于这两种假设,美国自觉维持强有力的世界霸权十分合理。在这种话语权的包装下,反恐战争被包装为“反邪恶”战争,世界也被推回至盟国和敌人的对立中,而美国则代表了至上的道德。美国必胜的全球主义框架逐渐成型。美国拥有强大而有效的战略防御系统,加上常规武器优势,激发了无所不能的幻想。于是,美国决意在世界范围内保持军事支配力量,以保证它能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实施干涉。美国国际关系学者卡莱欧也认为,“过分扩张是每个霸权国家最严重的恶习”。
作为世界上“最后一个可求助的消费者”,美国在世界经济中长久保持着霸权地位,并自认为贸易平衡方面的任何动作都会威胁亚洲经济,引发“出口导向”经济模式的崩溃。美国维持经济霸权的“老套路”难以持续奏效了。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美国赤字支撑亚洲盈余的“经济神话”不再能继续蛊惑信众了,不再有力支撑亚洲盈余。可悲的是,美国仍将霸权偏好强加在这个变化多端的世界中。
相较欧洲,历史对美国十分良善。由于欧洲有着血腥而漫长的历史记忆,在20世纪中叶,欧洲成为一片废墟,并开始被人支配。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美国处在一片富饶、广阔又与世隔离的大陆上,那些说着不同语言的人群被自由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宣言联合起来,天赋人权的虚假承诺为美国营造出一种天然的历史仁慈感。随着冷战结束后,世界历史叙事的转变,苏联被妖魔化,美国强权则被装扮成奉行自由主义价值的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公众想象力被重塑,美国深深地沉醉于自威尔逊就开始萌生的全球抱负。
美国的全球性抱负隐藏在新自由主义所宣扬的全球化中,将发展程度各异的各类经济体都卷入全球化的洪流中。这些华丽辞藻所掩饰的正是美国的单极世界秩序。在全球化主义者精心编织的大网中,后工业化国家通常要承受巨大成本以及艰苦奋斗,甚至牺牲几代人的福祉,国家才能积攒起部分财富。然而,由于美国“良性霸权”的背叛,为货币投机创造了生存空间。众多私募基金,通过操纵美元贬值在无序的金融市场中大肆洗劫,致使这些后发展国家的财富缩水或流失,处境艰难。当有的国家奋力突围之后,开始向高科技领域进发时,却不时地被美国“卡脖子”,甚至不惜引发政治摩擦。高科技被视为推动历史发展的精神内核,而美国自视为这种精神的代理人,享有无限权力,可随意动用政治资源干涉他国高技术战略,动辄制裁他国企业。近年来,美国基于贸易的外交越发专横,与欧洲、中国和日本之间都制造出紧张气氛。
资料图片:美国白宫。(来源:新华网)
这种狭隘视野与全球多元主义的大势相悖。冷战终结后,一个更为均衡的多元秩序开始显现。欧洲更加强大自主,亚洲出现数个地区性大国,俄罗斯重新振作。这种变化要求我们用新的范式理解世界政治。单极范式基于霸权观念,认为“无政府世界”需要一个超级大国维持秩序。相比之下,多元主义的想象则是回避霸权政治,基于全球均衡背景,世界责任要在多样的地区性体系和主要力量全体中划分,强调相互依存,维护世界的多样性。
在这样一个多元格局中,维持世界秩序最巧妙的方法是,利用友好且稳固的均势协调国际体系,而非奉行单边主义的霸权示威。这种盲目自大使得美国对世界大势浑然不知,忽略了欧洲的崛起与欧亚强国交相呼应,这导致美国对新亚洲所发生的巨变产生严重误判,错误地回应了亚洲的发展。
现在的世界太复杂,太不确定,而新的世界图景开始显现。亚洲已经成为经济最活跃的区域,新的力量出现,标志着世界日益走向多元体系。在多极世界中,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全部占有政治、经济和军事资源,独自解决所有潜在挑战。因此,美国必须学会尊重其他主要力量的权利和主张,联合“欧亚合众国”协同行动,才能解决出现在新世纪的重大问题。
处在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单一的超级霸权已不符合发展的潮流,试图将霸权强加于正在崛起的力量之上只可能加剧冲突而非化解冲突。美国应深度挖掘自身的政治和制度潜力,清醒而宽容地面对当下的问题,与中国开展建设性接触,否则无法走出战略误区。无视世界的变化,只能恶化秩序,制造分裂。
(作者刘琳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东方网·东方智库
作者:刘琳
编辑:顾航
精彩推荐
东方智库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电话即微信号19916759390。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东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