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哲学 \ 此话出自列宁:“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既然是老列的话,从答题的角度说只能是辩证唯物主义.这句话怎么理解?这句话里说的是意识的发生.意识是怎么发生的?是从物质发生的.为什么是从物质发生的?列宁做了一个假定,并认为这个假定合乎逻辑.,既然合乎逻辑,推论也就成立了.是什么假定?列宁假定物质都有一种反映特性,是与我们感觉到的一切相近的特性.比如:我们看到一个苹果,并通过触,视,听,味等多种感觉形式,知道了苹果是这个样子?这就是我们对苹果这种物质的感觉.苹果的硬度,色彩,味道,形状,重量等等,列宁假定这一切也就是物质本身的特性.(他为什么说是\"跟感觉相近的特性?是因为感觉有时会有偏差.)有了这个合乎逻辑的假定,就可以推论:当物质的这种与感觉相似的反映物性发展到更高的形式,就会出现意识这种高级的反映形式.那么,反过来说,意识不是物质之外的存在,它是物质自身反映特性的高级形式.有人会问了,假定的前提如果错了呢?这正是哲学的悲哀.任何哲学的原理都不可能得到完全证明,任何哲学都是在假设的前提下要求逻辑上的完美.一种哲学体系的意义,在于它是否能解释一切现象,如果有不能解释的现象,那个体系的前提,那个。
人的需求可分为“精神上的需求”和“物质上的需求”,请对这两大需求进行分析!! 论人的精神7a64e78988e69d8331333332613037需求与物质需求[作者:隋景芳]在《主观意志与人的本性》一文中,隋景芳首次提出人的本性有以下七个方面内容:1:生与死;2:逸与劳;3:贵与贱;4:富与贫;5:美与丑;6:奖与惩;7:乐与苦。本文继续对人的本性表现在精神上与物质上的两方面需求,作一探索。一:人的本性需求表现在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两个方面人的本性需求,可分作精神需求与有物质需求两个方面。人的精神需求的目标是获得精神利益。人的物质需求的目标是获得物质利益。人的本性需求中“富”,是物质需求。因为人的本性中“生”的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是第一层次的需求。因此人只有在获得一定数量的财富以后,最起码是衣食住行无忧以后,才能够保证人的“生”,并且继续提高“生”的质量。也只有在具有一定程度的富足的经济基础之上,人才有可能更大限度的追求精神需求。“逸、贵、美、奖、乐”是人的精神需求。其中“乐”是精神需求的核心,“逸、贵、美、奖、乐[声色]”都是“乐”的外在表现形式。人在“生”的需求得以保障后,便会本能的尽最大努力去争取获得:“逸、贵、美、奖、乐”。人通过劳动获取财富,除了满足人的“生”的需求以外,还会以。
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物质是意识的基础,是不以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即实物,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的;意识是我们的思维产物,也就是物质的感官认识的升级.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正确的意识是建立在对客观物质的认识基础上的;而物质也是可以有意识地改造的.当人类对事物认识到一定程度,我们会产生对物质的改造欲望.这就是\"物\"\"欲\"矛盾,也是现状与变化的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并且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事物阻碍事物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