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千味央厨IPO,实控人李伟的资本市场图谋

2020-07-25新闻22

千味央厨开启了A股IPO之旅,实控人李伟此前曾成功运作思念食品、黄河大观在新加坡上市,后又私有化退市,并在这一上一退中全身而退,获利超14亿。在资本领域长袖善舞的李伟涉足速冻食品,地产或酒业等领域,将其作为从事资本运作的一个载体,通过这些项目上市套利,那么此次千味央厨IPO会是一个例外吗?

近日,千味央厨已向证监会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此次IPO该公司拟募集约4.09亿元资金,全部投向新乡千味央厨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加工建设、总部基地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中。值得注意的是,千味央厨的实控人李伟曾是思念食品的创始人、前董事长兼实控人。思念食品主要发力在C端,而目前速冻食品市场六成份额已被三全食品与思念食品占领,行业天花板触手可及,运作其在A股上市,上升空间有限。李伟转向有中央厨房这个新概念的千味央厨,并极力让其 “去思念化”,在A股独立上市。

曾一手创立思念食品的李伟,早已完成了从实业家到资本家的蜕变。李伟2006年将思念食品运作到新加坡上市,后又在2012年将其私有化退市,从资本回报的角度来看,思念的上市与退市,6年时间就获得超14亿元的资本回报,可以说是李伟一次成功的资本运作,也让其靠资本运作迅速积累了财富。

善舞资本长袖的李伟,在思念食品在速冻食品行业站稳脚跟后,开始多元化扩张始,涉足房地产,中式快餐,白酒等行业。不过不论是速冻食品,还是地产或酒业,更像是其从事资本运作的一个工具、载体,而构筑一个庞大的资本运作平台,通过这些项目上市套利才是最终目的,那么正在A股冲刺IPO的千味央厨会是一个例外吗?

思念“出局”,千味央厨“上位”

千味央厨创立于2012年,出资方正是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简称“思念食品”) ,两家公司同属速冻食品赛道,实控人也是思念食品的创始人兼实控人李伟,而且,同年思念食品刚刚完成从新加坡交易所私有化退市。因此种种迹象表明,千味央厨都像是思念食品的延续,是李伟在速冻食品领域的再次尝试,然而李伟却极力在让千味央厨一直在“去思念化”。

2016年3月,思念食品将千味有限(千味央厨的前身)100%全部出资转让给郑州集之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17年更名为“共青城城之集”),随后新股东对千味有限进行增资并更名为千味央厨。招股书显示,目前共青城城之集持有千味央厨62.49%的股份,李伟持有共青城城之集100%股份,为千味央厨实际控制人。

除了在股权关系上,千味央厨在“去思念化”外,作为思念食品创始人、前董事长兼实控人的李伟也在加速抽身。企查查显示,2017年12月,思念食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首席代表、合伙事务执行人等)由李伟变更为王鹏。此外,李伟还将所持的思念食品70.43%的全部股权,转让给职业经理人王鹏、田淑红、王丽娟、徐锋等思念食品的创始管理团队。同时,王鹏将所持的千味央厨股份转让给李伟,不再担任千味央厨董事。至此,两家公司不论在股权关系还是高管团队上都彻底做了切割。

李伟如此急切地让千味央厨与思念食品“分手”,除了需要规避同业竞争力保千味央厨IPO顺利之外,或有其他私心。一方面思念食品主要发力在C端,而目前速冻食品市场六成份额已被三全食品与思念食品占领,行业天花板触手可及,再将思念食品运作在A股上市,没有新概念和新故事可讲,上升空间并不大。另一方面,有说法称思念食品在新加坡上市时,李伟曾许诺给管理团队股权激励,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兑现,此次正好借机转让股份兑现承诺。

此外,千味央厨作为近年来成长迅速的B2B食品企业,又有餐饮供应链,“中央厨房”等新概念的加持,更符合资本市场的口味。2018年12月底,千味央厨宣布获得亿元融资,京东领投,绝味食品跟投。以上种种,都让善舞资本长袖的李伟早早确立了千味央厨“去思念化”,独立上市的目标。

从实业家到资本家的李伟

90年代就下海经商的李伟,历经近30年的商场沉沦,早已完成了从实业家到资本家的蜕变。

郑州大学新闻系毕业的李伟,做过公务员,记者,卖过芝麻糊,开过游戏厅,还卖过牛仔裤,通过这些小打小弄的生意积累了些经验,转折点在1996年,通过代理和路雪的河南市场获得了第一桶金,同时为了利用这些冷链资源,开始进入速冻食领域,做起了汤圆生意,1997年创立了思念食品,并通过轰动性广告站稳脚跟。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将思念食品打造成与三全食品、湾仔码头并称为速冻水饺三巨头,市场份额一度达到20%。

思念食品在速冻食品行业站稳脚跟后,开始多元化扩张始,实控人李伟也逐渐从实业转向资本运作。2003年,思念集团以子公司香港恒盛的名义收购了郑州原黄河大观公司的资产,成立中部大观地产公司,进军房地产业。2004年携手跨国餐饮管理咨询机构台湾SEMA公司,进军中式快餐业。而后又投资河南白酒六朵金花之一的杜康酒。

值得注意的是,思念食品“不务正业”的多元化不是产业扩容与延伸,本质上是一种资本运作型的扩张,其最终目的是通过资本市场套利。2006年8月,思念食品在新加坡上市募集资金5亿多元人民币,不久后又进行了一次再融资,总共在新加坡证交所上募集了大约20亿元人民币的现金。

上市几年后,思念食品就因为业绩下滑、屡陷质量门等原因,股价就跌破发行价陷入长期低迷状态,李伟以“市场交投清淡,流动性差,再融资困难”为由,在2012年斥资5亿多元,将思念食品从新交所私有化退市,而相较于此前20亿元的融资,短短几年就获得超过14亿元的回报。

虽然思念食品黯然退市,但从资本回报的角度来看,思念的上市与退市,6年时间就获得超14亿元的资本回报,可以说是李伟一次成功的资本运作。

而上演相同私有化退市戏码的还有李伟控制的另一家新加坡上市公司黄河大观,这家公司在2008年登陆新加坡交易所,募集资金约1.139亿新加坡元。上市仅3年后,同在2012年被李伟私有化退市。此外2011年,李伟投资的酒企杜康控股又在台湾以TDR形式成功上市,融资2.55亿元。

李伟曾说过“思念食品私有化之后,没有了‘上市公司’的身份束缚,可以自主地做一些产业上下游的并购以及一些资产的剥离和注入。” 通过IPO募集资金、再融资募集资金,高位减持套现,低价私有化套现,资本市场的这套玩法,李伟似乎颇为娴熟。

李伟的资本市场图谋

对于李伟的商业版图,河南商界流传着这样的段子:在速冻食品行业,李伟是把地产生意做得最好的;在地产界,李伟是白酒卖得最好的;如今,李伟在速冻食品圈全身而退,又是国内食品制造业炸油条、蒸包子做得最好的,成了国内B2B餐配界的翘楚。

作为思念食品创始人的李伟,一直在进行多元化跨界投资经营。千味央厨IPO招股书显示,目前李伟控制的境外企业共有8家,主要业务均为“投资”,控制的境内企业共47家,其中绝大部分为房地产公司,资产规模合计超4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李伟控制的这47家企业,2019年合计净利润为-3.92亿元,其中44家均是亏损,仅有3家实现盈利,合计盈利111.11万元。

或许企业能不能盈利不是最重要的,有没有新故事可讲,资本市场认不认可才是根本。从实业起家,而靠资本运作迅速积累财富的李伟深谙此道。

曾有媒体采访李伟时问道:千味央厨,是您用资本手段打造的“新玩具”,还是承载了您对未来的某些想法?

李伟表示:我相信自己的眼光。我觉得,未来千味央厨一定是个百亿级规模的公司。千味央厨瞄准的餐饮业后厨这个方向,市场实在太大了。而且,公司在行业市场占位较早,有很大的先发优势。至于千味央厨的上市计划,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事。即使不上市,我们一定也会扎扎实实地把它做好,企业的业绩和创新发展能力,永远是第一位的,其他都是次要的。

不过从李伟之前运作的公司经历来看,不论是速冻食品,还是地产或酒业,更像是其从事资本运作的一个工具、载体,而构筑一个庞大的资本运作平台,通过这些项目上市套利才是最终目的,那么正在A股冲刺IPO的千味央厨会是一个例外吗?

#股票行情#李伟#资本市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