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蓄热室加热原理

2020-07-25知识12

烧结过程的蓄热原理及作用? 烧结过程中存在“自蓄热作用”,即随烧结矿的下移,料层温度最高值逐渐升高。自蓄热来源于被上层热烧结矿预热了的空气以及上层带入的热废气的加热作用。“自蓄热作用”是厚料层烧结技术的理论基础。厚料层烧结可降低能源以及提高成品率。基于烧结自动蓄热原理的厚料层烧结技术。为降低固体燃料提供了可能,也为低温烧结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对改善烧结矿质量亦有好处。蓄热式燃烧技术原理? 当常温空气由换向阀切换进入蓄热室后,在经过蓄热室(陶瓷球或蜂窝体等)时被加热,在极短时间内常温空气被加热到接近炉膛温度(一般比炉膛温度低50~100℃),高温热空气进入炉膛后,抽引周围炉内的气体形成一股含氧量大大低于21%的稀薄贫氧高温气流,同时往稀薄高温空气附近注入燃料(燃油或燃气),这样燃料在贫氧(2-20%)状态下实现燃烧;与此同时炉膛内燃烧后的烟气经过另一个蓄热室(见图中蓄热室2)排入大气,炉膛内高温热烟气通过蓄热体时将显热传递给蓄热体,然后以150~200℃的低温烟气经过换向阀排出。工作温度不高的换向阀以一定的频率进行切换,使两个蓄热体处于蓄热与放热交替工作状态,常用的切换周期为30~200秒。简单说,就是先将蓄热体加热后,再通入空气,并将空气加热到高温,送入炉内与烟气混合(为降低氧气含量,目的是降低氧化氮的含量)后,再与燃料混合燃烧。要注意的是,蓄热燃烧,蓄热室必须是成对的,其中一个用来加热空气,而另一个被烟气加热。经过一个周期后,加热空气的蓄热室降温,而被烟气加热的蓄热室却升高温度,这样,通过换向阀,使两个蓄热室作用交换,这时原来是排烟口的,现在变成了烧嘴,而原来是烧嘴的,现在变成了排烟口。高温空气燃烧技术。蓄热式均热炉的工作原理 蓄热式燃烧技术,确切地应称为蓄热式换热燃烧技术。这是一项古老的换热方式,十九世纪中期就在平炉和高炉上采用延续至今。轧钢系统的初轧钢锭加热炉以蓄热式均热炉最为节能,并且采用的就是低热值的高炉煤气为燃料。终因其蓄热室占用车间面积大,换向时间长,操作复杂,逐渐被中心换热均热炉和上部单侧烧嘴均热炉所取代。此后,蓄热式换热技术远离了轧钢系统的加热炉。蓄热式换热技术,属不稳态传热,利用耐火材料作载体,交替地被废气热量加热。再将蓄热体蓄存的热量加热空气或煤气,使空气和煤气获得高温预热,达到废热回收的效能。由于蓄热体是周期性地加热、放热,为了保证炉膛加热的连续性,蓄热体必须成对设置。同时,要有换向装置完成蓄热体交替加热、放热。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解决了蓄热体的小型化和换向时间缩短到以分秒计,才使这项古老的换热技术得以在轧钢系统的连续式加热炉(含步进式加热炉)上重现废热回收的优势,即将空、煤气双预热到1000℃左右,排出废气温度在150℃以下,使废热回收率达到极限值。并且,出现研究高温空气燃烧理论与实践的新领域。蓄热式换热器基本原理是什么呢? 蓄热式换热器通过多孔填料或基质的短暂能量储存,将热量从一种流体传递到另外一种流体。首先,在习惯上称为加热周期的时间内,热气流流过蓄热式换热器中的填料,热量从气流。蓄热式换热器的基本原理 蓄热式换热器通过多孔填料或基质的短暂能量储存,将热量从一种流体传递到另外一种流体。首先,在习惯上称为加热周期的时间内,热气流流过蓄热式换热器中的填料,热量从气流传递到填料,气流温度降低。在这个周期结束时,流动方向进行切换,冷流体流经蓄热体。在冷却周期,流体从蓄热填料吸收热量。因此,对于常规的流向变换,蓄热体内的填料交替性的与冷热流体进行换热,蓄热体内以及气流在任意位置的温度都不断随时间波动。启动后,经过数个切换周期,蓄热式换热器进入稳定运行时状态,蓄热体内某一位置随时间的波动在相继的周期内都是相同的。从运行的特性上很容易区分蓄热式换热器和回热式换热器,回热式换热器中两种流体的换热是通过各个位置的固定边界进行的,在稳定运行时换热器的内的温度只与位置有关,而在蓄热式换热器热量的传递都是动态的,同时依赖于位置和时间。向左转|向右转蓄热式换热器的原理是什么?

#蓄热式换热器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