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师古《汉书注》载:“初分十三州……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这里记载的“州”是 A
汉书补注的汉书概况 《汉书》,众所周知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在二十四史中也是典范之作,它开创了断代史写作的体例,成为后世撰史的楷模。但是,《汉书》“义蕴宏深,通贯匪易”,自汉代诞生时起就被视为难读,而初唐王勃以九岁能读《汉书》即被视为神童。因此,东汉以来为《汉书》注解、音释和校订者,代不乏人,且硕果累累。自汉至南北朝数百年间,已有服虔、应劭、晋灼、臣瓒、蔡谟等二十余位学者,或为注解,或为音释,各成一家。唐代颜师古出,乃博采各家注释,发明驳正,而集大成。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即采用”颜注本。此后,《汉书》的注疏一直笼罩在颜师古的余荫之下。两宋降至有明,虽有宋祁、三刘(刘敞、刘攽、刘奉世)等辈对《汉书》勘误的纠正,但其学术贡献显然远不逮前朝。真正在《汉书》的研究上重新掀起高潮的,是在清代乾嘉考据学兴起之后。在注重实证的考据方法的指导下,一大批治《汉书》的史学和考证大家,如钱大昭、陈景云、沈钦韩、王鸣盛、王念孙、钱大昕、周寿昌、梁玉绳、徐松等人,“研穷班义,考证注文”,在校订和释义方面,取得了超迈前人的成绩,也涌现了一批专门著述。从以上的回顾中,我们不难发现,不仅《汉书》本身即成为考释的对象,对。
请问哪有汉书(颜师古注),史记(三家注)的网络版 繁体《汉书》.exe,内有颜师古的注释。繁体《汉书》,颜师古注。遗憾的是原书有很多古体字,造成原资料含有较多的缺字(字库没有),我在整理时已经将其中一部分转换成黑方格,不过工作量太大,未及全部校对,如果大家见到文内有?的多数是缺字了。http://52ebook.com/bbs/dispbbs.asp?BoardID=24&ID=26538&replyID=&skin=1(你要的史记网上可能没有文本,要知道没有文本素材是无法做电子书的,我只找到了史记全译本和中华书局本,其实中华书局的史记相当好了,具体情况请看下面网站)http://52ebook.com/bbs/query.asp?(这是电子书论坛,所以还得注册个帐号才能下载,你可以放心,这是最大的电子书制作交流网站,绝对不是垃圾站.这里很多电子书,质量很好,而且校对很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