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二甲基乙酰胺的二甲基乙酰胺详细介绍 二甲基乙酰胺对铁有腐蚀性吗

2020-07-25知识7

二甲基乙酰胺的二甲基乙酰胺详细介绍 化学名称: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乙酰胺是一种强极性非质子化溶剂,能溶解多种化合物,与水、醚、酮、酯等完全互溶,具有热稳定性高、不易水解、腐蚀性低、毒性小等特点,对多种树脂,尤其是聚氨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可用作耐热合成纤维、塑料薄膜、涂料、医药、丙烯腈纺丝的溶剂。二甲基乙酰胺作为一种低毒、高沸点、高极性的非质子溶剂和化工中间体,在合成材料、医药、农药、化纤、石油加工及有机颜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二甲基乙酰胺有几种制备方法? 二甲基乙酰胺四种制备方法:二甲基乙酰胺,即N,N-二甲基乙酰胺,又名乙酰二甲胺、醋酸二甲基胺。无色透明液体。能与水、醇、醚、酯、苯、三氯甲烷和芳香化合物等有机溶剂任意混合。二甲基乙酰胺能溶解多种化合物,与水、醚、酮、酯等完全互溶,具有热稳定性高、不易水解、腐蚀性低毒性小等特点,对多种树脂,尤其是聚氨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可用作耐热合成纤维、塑料薄膜、涂料、医药、丙烯腈纺丝的溶剂。二甲基乙酰胺四种制备方法:一.乙酐法:二甲胺与醋酐在0-20℃时进行酰化反应,然后用液碱低温中和除去醋酸,分离出醋酸钠,中和液再进行碱洗,精馏,取沸程164-166.5℃馏分为成品。原料消耗定额:乙酐(95%)1150kg/t、二甲胺(40%)1898kg/t。二.乙酰氯法:由二甲胺与乙酰氯反应,也可制备得到二甲基乙酰胺。该工艺与国内现行乙酐法工艺相比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三.醋酸法:采用醋酸与二甲胺合成法,取得了良好成果。该工艺特点是采用先进的催化反应精馏技术,使反应强化,能耗降低,分离效果和产品收率大大提高,工艺过程简化。该工艺与醋酐法合成二甲基乙酰胺工艺相比,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中国目前多用。四。酰胺与溴.氢氧化钠怎么反应生成胺? 具体2113回答如图:在构造上,酰胺可看作是羧酸分子5261中羧基中的羟基被4102氨基或烃1653氨基(-NHR或-NR?)取代而成的化合物;也可看作是氨或胺分子中氮原子上的氢被酰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液体酰胺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酰胺的沸点比相应的羧酸高。在极性溶剂中,溴易发生异裂,生成溴离子,发生离子型反应,例如溴与烯烃的加成。苯(用溴化铁做催化剂)和纯溴的取代反应,不用催化剂反应很慢,用铁做催化剂时,不需加热,即可发生反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扩展资料:酰胺既可看做羧酸的含氮衍生物,也可看做氨或胺的衍生物。酰胺可根据其结构分为:酰胺、酰亚胺、内酰胺及N-取代酰胺。氨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被酰基取代的产物叫做酰亚胺,含有酰胺键的环状结构的酰胺叫做内酰胺;酰胺分子中氮原子上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的产物叫做N-取代酰胺。液体酰胺不但可以溶解有机化合物,而且也可以溶解许多无机化合物,是良好的溶剂。如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N,N一二甲基乙酰胺可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以及许多无机液体以任意比例混合,是很好的非质子极性溶剂。溴蒸气具有腐蚀性,并且有毒。溴及其化合物可被用来作为阻燃剂、净水剂、杀虫剂、染料等等。曾是。沸点在-10℃~30℃左右的气体和液体有?(无毒) 朋友你好!氟利昂-11,即一氟三氯甲烷,分子式为CFCl3,沸点为23.7℃;无毒,不燃.同种物质沸点在不同的大气压下会有所不同,即使不同种物质在可能的气压情况下也会相同。。二甲基乙酰胺的腐蚀性?聚氨酯的材质可以耐二甲基乙酰胺的腐蚀吗? 哈哈,不可以用聚氨酯的材质装二甲基乙酰胺,用PE聚氯乙烯的可以求聚酰亚胺薄膜的比热容 聚酰亚胺的市场及技术分析2007年,全球聚酰亚胺(PI)的年消费量为6万吨左右,美国、日本、欧洲是世界上聚酰亚胺最主要的消费市场。。二甲基乙酰胺是非危险品吗 N,N-二甲基乙酰胺的燃烧范围在空气中100℃为1.70%~18.5%(体积);200℃为1.45%~15.2%(体积)。低毒类,嗅觉阈浓度165mg/m3。工作场所时间加权容许浓度(8小时)为20mg/m3。大鼠经口LD50为5680mg/kg。大鼠吸入LC50为2475ppm-1h。动物急性中毒表现为活动减少,四肢无力,侧卧,呼吸急促。严重时出现四肢震颤性抽动。皮肤染毒局部发红,并出现烧灼现象。尸检见肺明显淤血和灶性出血。肝细胞浊肿变性和大块坏死,并伴有灶性巨细胞及蓝染物质的浸润。还可见有睾丸病理损害。DMAC有毒吗? DMAC学名二甲基乙酰胺(Dimethylacetamide),分子式CH3CON(CH3)2。二甲基乙酰胺能溶解多种化合物,能与水、醚、酮、酯等完全互溶,具有热稳定性高、不易水解、腐蚀性低、毒性小等特点,用途广泛。急性中毒主要有严重的刺激症状、头疼、焦虑、恶心、呕吐、腹痛、消化道出血、便秘、肝损坏及血压升高。可经皮肤吸收,对皮肤有刺激性。慢性作用有皮肤、粘膜刺激,神经衰弱综合症,血压偏低。尚有恶心、呕吐、胸闷、食欲不振、胃疼、便秘及肝大和肝功能变化。

#二甲基乙酰胺#乙酰胺#聚氨酯材料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