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从开凿通航到当前已经2500多年时间,见证了众多历史朝代的兴衰,目前京杭大运河并没有完全废弃,除了南段正常通航以外,也承担着南水北调东线输水任务。我们所说的京杭大运河航运废弃,是指山东到河北的这一段(北段),原因主要有三个。
?
第一个原因是环境气象变迁,黄河流域2000年前风调雨顺,而如今降雨量持续走低,很多地表河流相继干涸消失,导致京杭大运河沿线缺乏充足的水资源补充,最终河道萎缩、淤积,通航条件逐渐衰落。如今从山东往北,沿着京杭大运河古河道走一圈,通常能看到很多干枯河道,很难想像出这里曾是昔日繁忙的京杭大运河,尤其近些年华北的地下水位下降严重,更加加剧了京杭运河干枯、废弃。
?
第二个原因是内陆运输方式变化,古代长距离运输粮食分为水运(漕运)和陆运两种,当时的陆运主要是依靠人力、马匹,根本没有现代的摩托化,单次运输货物量比较小,且人力物力成本非常高。相比之下水运就要方便很多,单次货物运输量大,且人力成本比较低,可以说漕运是当时的经济命脉,关系着王朝兴衰。但随着陆上铁路成熟,通过铁路时间成本低,单次运输量更大,逐渐替代了内陆河运,而且目前公路体系发达,运输车辆普及,这就更加取代了京杭运河。
?
第三个原因是海运兴起,早在清朝末年,海运能力就已经彰显,只不过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漕运管理者,为了“油水”而极力反对海运,但这阻挡不了海运的崛起。海运船只吨位更大,沿途省去维护成本,且能够跨国运输,在当前世界贸易普遍的情况下,越发彰显着京杭大运河失去价值。当然,不能否定京杭大运河历史发挥的价值,直到今天京杭大运河南段还发挥着航运作用,甚至能通航1000吨级的船舶,很多建材、沙土、煤炭等运输时效要求低的商品,还活跃在这段河道上。
?
京杭大运河衰落了,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南水北调从长江到山东这一部分线路,很大一段就是借助京杭大运河。很多人可能受“南下北上”的地理方位特点误导,认为京杭大运河是从北向南流,当前用作南水北调河道,调水方向与水流冲突。其实不然,“运河”之所以不能称之为河流,原因就是其水流方向不固定,而是依靠天然河道、湖泊补充水资源,一部分向北流,一部分向南流。
?
因为京杭大运河存在,在建设南水北调线路时,省去了大量河道建设成本,只需要疏浚清淤,再设立扬水泵站就是天然的调水通道,但也仅限于南段、中段。北段京杭大运河在若干年以后可能随着城市发展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曾经沿河繁荣的景象将不再上演。若比较京杭大运河当前的航运价值,以及南水北调输水价值,显然南水北调价值更大,毕竟南水北调东线保障着华北很多大型城市生活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