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是什么意思? 译文:所以能够知道欲2113望有度,不5261贪得无厌,才能保持住恒久的4102满足。出自春秋时期1653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原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译文:统治者如果遵循的规律来治理天下,就可以让战马退还到田间里去耕粪田;不遵循道的规律来治理天下,则战马在郊野战场产下马驹。没有比放纵欲望更大罪恶了,没有比不知满足更大的祸害了,没有比贪恋想得到更大的过错了。所以能够知道欲望有度,不贪得无厌,才能保持住恒久的满足。扩展资料这一章主要反映了老子的反战思想。在春秋时代,诸侯争霸,兼并和掠夺战争连年不断,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沉重灾难。对此,老子明确表示了自己的主张,他分析了战争的起因,认为是统治者贪欲太强。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要求统治者知足常乐,这种观点可以理解,但他没有明确区分战争的性质,因为当时的战争有奴隶主贵族互相兼并政权,也有的是地主阶级崛起后推翻奴隶主统治的战争,还有劳动民众的反抗斗争。因此,在本章里,老子所表述的观点有两个问题,一是引起战争的根源;二是对战争没有加以区分。参考资料:—道德。
为什么说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原句释义:指知道满足的人,心态是充实的,经常 处在快乐中。这句话出自《老子》四六章:“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 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当一个人心无所念,清心寡欲时,他会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生活;而当一个人拥有过多欲望和物质时,他反而会觉得自己一无所有。知足常乐方为大智慧。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什么意思?【原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出处】老子著《道德经》。。
翻译:“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 很多年以2113前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财主5261雇佣了一个家境贫寒4102的小伙计给他推磨,1653这个小伙计正是无忧无虑的年龄并且性格开朗,每天推磨时都会在磨房里欢乐的唱着歌。而财主和财主婆每天被很多事情缠扰,不是担心天气变化影响庄稼收成;就是操心牲畜;再要不就是不放心鸡、鸭、猪、羊,总之,每天都是忧心忡忡的样子。一天,财主婆对财主说:“这个推磨的小伙计一无所有,我们有诺大家业,却赶不上他每天快乐”!颇有嫉妒和愤愤不平之色。财主说:“正是因为他一无所有,所以他才这么欢乐,他要是有了钱就不欢乐了,不信我试一下你看看”。一天,小伙计一进磨坊在地上看到一个元宝,拣起来心里就犯了嘀咕,这可是天上掉馅饼!这是谁丢的?这可怎么处理?这辈子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而且更要命的是小伙计也没受到“老板可能对你进行金钱考验”的培训,因此茶饭不思、百思不得其解;以至于夜不成寐,也就没心思唱歌了。这一切,财主和财主婆都看在眼里,财主对财主婆说:“看到吧!他有了钱就不快乐了”,财主找个理由又把钱要了回去,小伙计没了钱,也没了心事,就又欢快的唱起了歌,至少这个小伙计是诚实的。这仅仅是个故事,但人们都懂得其中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