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一个普通人在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关系圈。而就是不一样的各种的交际圈,让人的发展变成了不定向的因素。所以,对于一个人的往前的发展,虽然和个人的努力和才能有着关系,但是交际圈的影响也是绝对不小的。如果你在这所谓的圈子里有着良好的关系,大家给出很好的互帮互助的条件,那你死活不会太挫;但是相反来说假使你的人际关系混的很烂,那即使你有着通天的本事也没办法脱颖而出。
再说在清朝的官场上,对于两种关系是很看重的:一种是同年,一种是同乡。所谓同年,并不是说两人一样大,而是指在同一年的科举考试中考上进士,这种关系就比较重要。就比如说晚清时的李鸿章,就是因为他的父亲与曾国藩同年及第,然后就有机会拜曾国藩为师,也为以后的大好发展奠定了基础。 再说同乡,就更好理解了。在朝廷里当官的,都是各地的人离开家乡奔赴这里的,同乡的情分就更加的难得珍贵了。
在同治和光绪的时候,由于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存在,晚清官场上湖南人和安徽人关系很好,因为李鸿章对家乡感情好,只要是老乡求他帮忙,几乎是从来不会拒绝的,而对比着混的这么好的家乡人,江西人在晚清官场上的分量一点也不轻,在最热闹的时期,有陈孚恩、万青藜、胡家玉都有着不低的 官位。但是江西的京官和其他省的官员不一样的是,江西官员比较不善于拉帮结派。
那胡家玉就因为一些税的问题,与江西巡抚刘坤一发生口角矛盾,结果就被揭发胡家玉自己家人就有偷税漏税的情况,惨惨的。而胡家玉就因为这个被降了职位,还退休。江西人也没了其他的出人头地的例子了,陈宝箴当了湖南巡抚就是后来了,在陈宝箴还年轻的时候去见曾国藩,曾国藩就和他讲江西人待遇的原因,曾国藩就很认真地讲:“江西人素尚节义。今顾颓丧至此,陈子鹤不得辞其责。转移风气将在公等,其勉图之。”
所以在曾国藩的眼中,江西人不受重用和能力没什么关系。甚至曾国藩觉得大部分江西人都是义气人。而江西人不被重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陈孚恩陈孚恩有能力没人品,陈孚恩谄媚军机大臣穆彰阿,排挤林则徐等人通过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得到穆彰阿的保荐重用。后来陈孚恩又跟着肃顺一派,这次却是选错了,被流放了。然后江西人就被一起看扁了。所以曾国藩遇见了陈宝箴时就想着让他肩负起这个任务。 后来陈宝箴确实不负所望做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