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能吃能喝身体就没有病。而从中医角度,吃进去的食物得不到消化、吸收以及运化,身体会出现各种不舒服的症状,这些症状有能以能是你的脾虚了。就目前国人的饮食状况和生活习惯,大多数人都有脾虚的症状而不自知。那么何为脾虚?脾虚的症状有哪些?应该如何去预防和治疗呢?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中医主治医师范圣华为大家一一解答。
脾是人体主运化的脏腑器官,它起到消化、吸收并将营养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的作用,同时也是气血生化之源。当人的脾功能失常,也就是脾虚时,身体的代谢系统便会发生异常,营养得不到吸收,将会使身体处在亚健康状态,长此以往会造成其他脏器的损害。
脾虚的病因,原来林妹妹也有此症状
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因果关系,脾虚的发病原因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分。由于先天不足引起的脾虚,如《红楼梦》里林黛玉的“不足之症”,通常所说的先天不足。在中医看来,林黛玉存在五脏六腑均亏虚的状况,脾虚仅是她出生以来的一个病症表现。
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尤其是早产、难产、试管婴儿、怀孕期间减肥的女性,孩子出生后都会有脾虚症状。
由于后天生活习惯引起的脾虚。一方面是饮食失调,因为进食的时间不规律,或者是暴饮暴食、饥饱不定造成了脾虚。另一方面过于劳累,经常熬夜也会引起脾虚。久病大病,脾脏失于调养,损耗脾气而引起脾虚。第三是情绪的影响,过于思虑、忧虑、急躁、愤怒都会损伤脾胃。第四是年龄因素,年龄越大体质衰弱而出现脾脏功能的虚弱。
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以下这些症状和特征,说明脾虚了
懒言、懒动、懒思维。有些人在生活中表现出懒言、懒动、懒思维,通常我们会认为也许是近期的工作疲劳所致,休息一下就能缓解。早在《素问六节脏象论》中已经明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意思是指人靠上天赐给的五色五味食物来延续生命,五色五味进入肺藏于心脏,肺气充足语言才会发出声音。而脾虚的人往往声音细小,不爱说话,喜欢一个人安静的坐或躺着,大脑处于放空状态,不去思考任何事情。
孩子身体弱,不长个。孩子身体瘦弱,不爱吃饭,偏食、挑食,营养无法正常吸收。一般表现在鼻子周围颜色发黄,头发无光泽,嘴唇暗淡,还有较明显的突然出现眼袋。
以上症状如没有及时治疗,将会导致儿童身体发育迟缓,个头低于同龄人。
对于生长发育中的儿童,脾胃为何那么重要?因为脾胃不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尤其是以下这3个:
口味重,饮食不规律、饥饱失常。在饮食中长期偏重某一种口味,如辣、咸或者生冷的食物,这种不好的习惯意味着身体已经存在严重的脾虚症状。还有饥饿、暴饮暴食、不规律进食等都是造成脾虚的坏习惯,应及早进行调整。
身体肥胖。脾主水,喜燥恶湿。肥胖的人体内痰湿集聚在身体里无法排除,瘀滞受阻,多数情况是已经脾虚了。如果不及时祛湿治疗,其他器官很有可能受到影响。
最后,除以上症状以外,身体出现肚子胀、舌头胖大、拉肚子、肚子痛、四肢冷、子宫脱垂、脱肛、久泻不止、月经颜色淡、便血等也有可能是脾虚。
日常生活的无节制没有规律,尤其是早上不好食早餐,中午晚上多饮多食,就会让外邪入侵,胆囊收缩功能下降,胆汁分泌 减少,甚至逆行返流入胃与胃酸作用对黏膜屏障产生破坏形成胃痛、胃胀、打嗝、烧心、嗳气、胃酸过多、口苦等诸多 胃的不适,这个混合后通过幽门进入肠道对肠黏膜屏障产生破坏,形成肠道不适
不可小瞧胆囊,作用大着呢,闲暇之余到附近田间野地沟旁挖些灌南苦菜,产自于江苏苏北灌南等地,用时加红糖适量,温饮,平时食东西清淡些少油,少食生冷油辣之物,晚上尽量早点休息。早饭得要吃。
改善脾虚,医生给出4个方法:
只有养好脾胃,身体才会很好地消化和输送、吸收营养物质,保证身体的基本健康。所以需要从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记住以下4个要点脾虚远离你。
1.适度运动。运动不要过量,但也不能不动。佗语吴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意识是“人的身体要得到运动,只是不应当使身体疲惫罢了。活动后水谷精气得以消化,血脉能够畅通,疾病就不会产生。”
2.饮食调理。可多食用怀山药、莲子、红枣、薏米、芡实、黄精、粳米、小米等健脾益气的食物。不宜吃辛辣、油腻肉食,以五谷杂粮为主,蔬菜瓜果为辅,少吃肉类、海鲜产品。中医认为,辛辣食物助长阳热之气,伤精耗气。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
3.饮食有节制。吃饭时间规律,餐食温度适中,不要暴饮暴食。
4.按时睡眠,不要熬夜。少看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电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