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拒绝李成桂“和宁”国号?原来另有深意

2020-07-25新闻10

高丽王朝依附蒙古,即便元顺帝北逃,仍愚忠挑战崛起的明朝,高丽将领李成桂1388年“威化岛回军”,逐渐掌握高丽王朝实权,公元1392年高丽恭让王王瑶逊位,李成桂自立为王。

高丽国内尚未稳定,李成桂不愿与明朝冲突,主动遣使为明朝藩属,请求在“朝鲜”及“和宁”等国号中,赐予李成桂新生政权,最终由明太祖朱元璋,责成礼部选定“朝鲜”为李氏政权国号。

很多人嘲讽,明太祖朱元璋因文化程度低,只知道“朝鲜”称谓,“和宁”寓意其实更好,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笔者带您剖析,朱元璋摒弃“和宁”国号的缘由。

朝鲜太祖李成桂李成桂政权受到朱元璋抵触

李成桂出身武将世家,父亲为元朝千户兼达鲁花赤李子春,助高丽王朝收复双城总管府,并抵御红巾军效命高丽王朝,至李成桂废黜高丽恭让王,李氏家族“叛主”行径受到谴责。

何况李成桂向明朝称藩的同时,又向朝鲜东北地区女真部落渗透势力,于图们江修筑军事堡垒,窥视明朝辽东疆土,都令朱元璋感到不适,遂数次拒绝李成桂称藩。

明太祖朱元璋通过农民起义,击败陈友谅、张士诚等豪强,北伐战胜元顺帝建立明朝,号称“得国最正”,最害怕篡权夺位,开国功臣无论是胡惟庸、李善长还是蓝玉,不容许任何人染指皇权。

随着太子朱标过世,朱元璋册立皇长孙朱允炆为储君,朱允炆性情儒雅宽厚,朱元璋为免除辽东争端,允诺李成桂为藩属国,并同意赐予国号“朝鲜”(读作zhao xian),意为“朝日鲜明”,唯独拒绝颁降国王诰命及朝鲜印信,间接回绝李成桂朝鲜国王身份。

明太祖朱元璋

李成桂弑君夺位,若是许可李成桂政权,明朝内部野心家难免效仿,将会威胁到明朝稳定,影响朱氏子孙富贵荣华,回绝李成桂封王请求,亦是警告明朝众臣恪守本分。

且高丽王朝已有475年国祚,宗族势力尚且强大,并获得士族及底层民众同情,明朝表态支持李成桂,若高丽王朝复辟,无疑会憎恨明朝而转向蒙古,这并不符合明朝辽东战略。

随着1394年李成桂将高丽宗室全部剪除,朝鲜李成桂家族取得最后胜利,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朱元璋重订《皇明祖训》,列出永世不征之国,将朝鲜列为首位,给予李成桂安抚。

李成桂屡次奏请诰命皆无回音,朝鲜史官颇为同情,称“我太祖有百折不挠之毅”,因此李成桂上书明朝,仅能以"权知朝鲜国事",成为李成桂毕生憾事。

朝鲜国王印鉴朝鲜国号背负千年朝贡体系

明朝选定“朝鲜”为国号,并非朱元璋文化程度低,相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因为礼部答复:"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本其名而祖之。体天牧民,永昌后嗣",已道尽缘由。

礼部官员皆饱学之士,必能解答朱元璋的困惑,和宁按照《国语》解释,有“故能光有天下,而和宁百姓”,唐代柳宗元也曾赞誉“勤劳万邦,和宁四极”,充满息兵保民,寄予两国睦邻友好之意。

李成桂是异邦藩属国,无论国号优劣,只要不与明朝冲突,朱元璋与礼部本可走走过场,强化与朝鲜的睦邻,但很快朱元璋便发现,“和宁”国号确实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和宁既是李子春任职之处,也是李成桂的诞生之地,被视为朝鲜李氏龙兴之地,若明朝册封国号“和宁”,等同间接承认李成桂的统治地位。

箕子朝鲜

第二,和宁之名源于蒙古,其发音与蒙古都城和林极为接近,朱元璋立志荡平蒙古,更要从精神与文化消除影响,不愿世人提到朝鲜联想到蒙古。

第三,周武王灭商,箕子建立朝鲜,隶属于西周朝贡体系,与燕国和齐国来往密切,汉朝初年卫氏朝鲜亦臣属中原,朝鲜国名象征恢复中原朝贡。

明太祖朱元璋示以强权,试探李成桂及朝鲜臣民态度,确保朝鲜成为明朝东方的屏障,即“体天牧民,永昌后嗣”,李成桂与其子李芳远,都坚定维护朝鲜与明朝关系。

明朝确立朝鲜国号,为表诚意1392年将铁岭卫,由朝鲜半岛北部,迁至沈阳奉集堡,最后迁至铁岭银州,随着明成祖朱棣登基,朝鲜与明朝关系得到改善,并将这份关系延续至明朝灭亡。

高丽恭愍王疆域总结:朱元璋高瞻远瞩,朝鲜国号确立宗主权

明太祖朱元璋,对李成桂建立的政权有所抵触,却能为辽东稳定而隐忍;对李成桂屡次进表效忠审慎面对,避免明朝卷入朝鲜内部争斗;《皇明祖训》永世不相侵伐奠定明朝外交,使明朝辽东迅速稳定。

卫氏朝鲜之后,朝鲜之名已废弃千余年,却从未被华夏文明遗忘,将朝鲜拉回华夏文明,孤立北元残余势力,稳固对辽东的统治,这份高瞻远瞩令人感佩,连清朝康熙帝也赞誉朱元璋,“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

参考文献:《明史》、《皇明祖训》、《朝鲜王朝实录》。

想了解更多明朝相关知识,可点击下方卡片搜索【明太祖朱元璋】了解更多!

#明朝#朱元璋#君王皇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