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应对心悸,得巧用组合拳策略:常按3个穴位,换来好心脏

2020-07-25新闻13

今年三十五岁的小李是一名白领,最近突然出现了心里发慌的症状,严重的时候甚至感觉四肢无力且必须要躺着休息才可以缓解,虽然很担心但小李认为自己年轻,应该不会有心脏病,直到症状频繁且难以缓解后才到医院检查并确诊是心悸的问题,不过小李疑惑的是,为什么年纪轻轻的自己也会有心悸的问题?

生活中出现心悸症状?请及时查明病因

其实针对小李的这个心悸症状,海南省总医院的程广东医师就是表示很可能是过度劳累、休息不好等原因造成的。

心悸会让人产生心慌的不适感,患者主观上会有心跳沉重或者感觉心脏要跳出来的感觉,目前临床认为心悸的发生与五大因素有关系。

1.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会有心悸的表现,此时心脏供血不足会导致心脏出现短暂性的集聚跳动等情况,持续时间不长且很快可以缓解,这种心悸一般问题不大。

2.像小李这个心悸的情况就是与过度劳累有较大的关系,通常进行熬夜加班以及压力过大等情况下都会影响心脏的供血或导致心率增快,继而容易引发心慌心悸的症状,不及时的控制很容易诱发心绞痛的问题。

3.心悸很可能与心律失常有关系,而心律失常既可以是独立性疾病,也可以是心脏病的伴随症状,发作时不仅会引发心悸的问题,同时也会有胸闷气促以及头晕心慌等不适。

4.年轻人突发心悸并有面色苍白的表现通常要警惕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在作怪,往往还会伴随失眠多梦、晕眩盗汗等问题。

5.有些人的心悸症状会发生在进餐后,因为此时血流量主要集中在胃部就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并有心悸问题,特别是饮酒以及暴饮暴食后更明显。

面对心悸,中医穴位按摩可以缓解

中医除了拥有博大精深的中药文化,其实中医的穴位按摩也被视为是非常好的保健手段,有效的刺激局部的穴位可以舒筋通络并起到调整阴阳的作用。对于心悸患者来说频繁的服药其实并不现实,此时不妨尝试中医穴位按摩来缓解症状。

一、心悸可以按膻中穴

膻中穴是中医上较常使用的穴位,此穴位位于人体胸部的正中线上,即乳头与胸骨正中线的交点处,中医认为膻中穴是人体心包之所在,并且具备理气活血、疏通经络以及调节神经与肠胃功能等功效,如果出现了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的时候按摩膻中穴可以驱散心中郁闷之气并让人恢复愉悦心情,缓解心悸的不适,亦可以安神定惊。一般建议可以用拇指自下而上的推动膻中穴并至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二、心悸可以按神门穴

神门穴的取穴位置在手腕部,即手掌向上时腕关节接近小拇指侧的腕横纹上,神门穴是心经的原穴且被誉为是心经的动力之源,适度的刺激神门穴可以有效的补心益气并安神降火,而中医也认为经常有心悸失眠、高血压、心绞痛等症状患者可以经常按压神门穴,调理心经气血之余也可以让心脏正常的运行。一般建议单手的拇指掐住神门穴并且力度适中,按摩一分钟至局部有轻微酸胀的不适即可,最好左右手交替进行。

三、心悸可以按郄门穴

郄门穴在人体手臂的位置,一般取穴在腕横纹上五寸的位置,即腕横纹和肘横纹中点处。中医认为郄门穴是心包经上重要的郄穴,对于急症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比如突发性心痛、心悸、胸痛等,一般可以用拇指或者食指加压此穴位并至有酸胀麻痛感为止,特别是心悸发作的时候快速按压可以很快的止住症状。

合理的饮食,食用易于消化的食品,尽量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细嚼慢咽。饮食生活的无节制没有规律,尤其是早上不好 食早餐,中午晚上多饮多食,就会让外邪入侵,胆汁减少,甚至逆行返流入胃与胃酸作用对黏膜凭障产生破坏形成胃痛、 胃胀、打嗝、烧心、嗳气、胃酸过多、口苦等诸多胃的不适,这个混合后通过幽门进入肠道对肠黏膜凭障产生破坏,形 成肠道不适,根在胆,胆不好往往是被忽视的,在右腹肋骨边缘处隐隐不舒服,因为胆汁是代谢脂肪的重要物质,人变得消 瘦正是如此所致,胆很重要

脂肪与胆固醇代谢主要依靠胆汁来完成,胆不好则导致胆固醇及脂肪代谢异常,就会容易出现胆固醇和血脂等指标异常,从而会导致血管壁钙化,血液中的脂肪浓度增加,导致血压异常等情况产生,所以说高血压的根源在胆,

在有空方便的时候,到乡下挖点灌南苦菜,放在锅里煮,煮好后趁热加红糖,原产地连云港灌南,叶子背面有白色絮状物,平时饮食方面切记暴饮暴食,三餐注意规律些,因为胆汁的排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一日三餐时的分泌高峰,常食零食,使胆囊的工作紊乱,破坏了胆汁分泌的正常节律,久之可导致胆病,因此,日常饮食应一日三餐,不可过多进食零食。每餐的进食量应适度,过饥或过饭,或饥,饱不均饮食,使胆正常运转失常而致消化不良,因此,应养成定时定量饮食的良好卫生方式。

生活中如果频繁出现心悸的症状一定要及时的排查病因,特别是疾病引起的心悸更应该积极的接受干预治疗,同时自己也要注意养成规律的作息饮食习惯以缓解心悸的问题。

#心脑血管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