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某大机构的周期研究员开开心心地上班,和旁边医药研究员开着玩笑说我们周期这周大涨,超过你们医药了。
这时研究总监过来说周期研究员出来集合,周期研究员心想难不成我们又要被重用了?然后直接被押上一辆卡车,拉到郊区填埋场做无害化处置。
周期研究员被埋前大喊“为什么!”研究总监冷冷的说“罪名是影响医药研究员心情”。
一旁,金融研究员的坟头上一朵艳丽的牵牛花吹起了红色的小喇叭......
以上为段子。
……
股票炒的是预期,不是现在,更非过去。从2014年以来,A股整体上体现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动能转换、以及消费品牌化的趋势。在这一大时代背景下,代表经济发展新动能的科技、消费和医药板块,整体市值已经超过金融、有色(资源)、地产等传统板块,而后者,主要体现为要素驱动经济发展,而非技术或品牌。
技术驱动发展,边界收益高,要素驱动发展,边界收益低。当原始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经济必然要脱离高消耗低收益的初级阶段,努力向知识与资本密集型产业进化,正所谓“产业结构升级”。
这就是我经常说的,投资一定要抓住主线机会,当你躺进顺周期赛道,时代的洪流会带着你向前走,不费什么力气。而如果选错了机会,在逆周期赛道里搏击,用尽浑身解数,也不过落得个不进则退的结果。
所以才有了那句名言:“个人努力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从宏观层面来看,A股的定价策略非常有效,而且效率越来越高,这也和场内增量资金的结构息息相关。今年以来,增量资金最大来源是公私募机构,其次是公司分红,第三是银证转账,也就是你我他,学名“散户”。
但要注意,保险资金和外资排名第四第五,而且外资是在源源不断的加速流入A股。所以总体上,机构、险资和外资大大超过散户的资金规模,而他们的选股偏好,决定了A股的主线机会。
机构和外资的基本逻辑,是成长>确定>稳定。我在年中总结里也说过,企业成长性的构成,市场空间变大、行业景气度上升占40%;竞争格局改变、市场占有率提升占60%。
我再举个例子,定制家居、防水涂料和洗浴卫具等板块,以B端开发商为主要客户的股票,走势明显强于以C端个人为主要客户的股票,例如志邦家具和尚品宅配、老板电器和华帝股份等。
这是因为家居家电市场,已经从毛坯房交付的第一阶段,过渡到了精装房交付的第二阶段,那么以开发商为主要客户的企业,竞争格局大为改善,而行业龙头又可以通过规模和渠道优势控制成本,维持住竞争优势,从而平滑利润周期波动,转变为成长逻辑。
当房地产发展到存量房时代,很可能逻辑会再次反转,零售渠道占优的企业将获得更好的竞争格局,从而获得资金的青睐。
再细化一下,不同产品又与上游行业不同的数据相关,例如水泥、板材和管线与房地产开工数据相关;防水涂料、油漆外立面与房地产的竣工数据相关;定制家居、洗浴卫具和小家电等又与房地产的交付数据相关。
把维度提高一个层面,股票的长期走势取决于产业的变化趋势,短期波动则取决于行业的景气度周期,这才是投资的真谛!至于像什么增减持、利空利好消息等因素,只会改变股价走势的斜率,而不会改变走势的方向。
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无论是当年白酒塑化剂事件,还是毛衣战,或者今年突发的疫情,都是短期造成股价大幅下跌,但回过头一看,无一不是抄底的黄金坑。
至于像消费和医药,虽然估值确实不低,但站在产业角度看,其发展趋势还处在起点的位置,未来空间巨大,股价远远谈不上到头。
今天说的干货比较多,希望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