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共分为五个时期:1、除极过程(0期):膜内电位由静息状态时的-90mV上升到-20mV~+30mV,膜两侧由原来的极化状态转变为反极化状态,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支,此期又称为0期。。
简述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区别是什么 局部电位1)概念: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细胞膜两侧产生的微弱电变化(较小的膜去极化或超极化反应).或者说是细胞受刺激后去极化未达到阈电位的电位变化.\\x0d(2)形成机制:阈下刺激使膜通道部分开放,产生少量去极化或超极化,故局部电位可以是去极化电位,也可以是超极化电位.局部电位在不同细胞上由不同离子流动形成,而且离子是顺着浓度差流动,不消耗能量.\\x0d(3)特点:\\x0d①等级性.指局部电位的幅度与刺激强度正相关,而与膜两侧离子浓度差无关,因为离子通道仅部分开放无法达到该离子的电平衡电位,因而不是“全或无”式的.\\x0d②可以总和.局部电位没有不应期,一次阈下刺激引起一个局部反应虽然不能引发动作电位,但多个阈下刺激引起的多个局部反应如果在时间上(多个刺激在同一部位连续给予)或空间上(多个刺激在相邻部位同时给予)叠加起来(分别称为时间总和或空间总和),就有可能导致膜去极化到阈电位,从而爆发动作电位.\\x0d③电紧张扩布.局部电位不能像动作电位向远处传播,只能以电紧张的方式,影响附近膜的电位.电紧张扩布随扩布距离增加而衰减.\\x0d动作电位(1)概念: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快速、可逆转、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
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区别 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区别2113:1、刺激的原因不同。5261动作电位4102是阈上刺激引起;而局部电位由阈1653下刺激引起。2、特点不同。动作电位具有以下特点:① 具有“全或无”现象;② 脉冲式传导;③ 时间短暂;④ 有不应期。局部电位具有以下特征:① 不是“全或无”的;② 电紧张扩布;③ 没有不应期,可以叠加:包括时间总和及空间总和。3、原理不同。动作电位:Na+大量内流;局部电位:Na+少量内流。局部点位Na+内流少的原因:阈下刺激时,Na+通道开放的数目少,Na+内流少。拓展资料:动作电位形成的条件:①细胞膜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细胞膜内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膜外,而细胞外钠离子、钙离子、氯离子高于细胞内,这种浓度差的维持依靠离子泵的主动转运。(主要是钠-钾泵(每3个Na+流出细胞,就有2个K+流入细胞内。即:Na+:K+3:2)的转运)。②细胞膜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例如,安静时主要允许钾离子通透,而去极化到阈电位水平时又主要允许钠离子通透。③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阈刺激或阈上刺激。参考资料:—动作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