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暂时拉开了我们的社交距离,一些原本习以为常的事情在人们眼中也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有一群摄影师,他们来自武汉、北京、上海、杭州、广州、西安、哈尔滨等近20个城市,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段不同寻常的历史,为这个特殊的2020年留下影像记忆。“拾城记疫”——我们的新冠时期纪实摄影展眼下正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举行,用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告诉大家:在举家隔离的时候,有很多人在城市里,在城市与城市之间为我们“穿针引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未真正割断过。
北京的CBD街头,一位白领戴着口罩在空寂的十字路口等绿灯;广州的街上,外卖小哥骑着摩托穿行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海地铁上,一个人独坐在车厢里;武汉空寂的城市里,一处大楼LED屏闪烁着“武汉加油”……展览开篇,一个个曾经的熟悉场景,将人们的回忆拉回疫情发生时的的生活点滴。
▲2020年4月7日,湖北武汉,江边散步的男子。摄影:松野
“看,这是社区工作人员,这是外卖小哥,这是机场工作人员,还有记者,不光医护人员,我们大家都参与了抗疫。”观展现场,蔡女士一张张照片认真地为孩子做着解读。“我想让孩子了解一个更加完整的中国抗疫图。”她说,展览中有些是经历过的,比如神兽在家,感觉很亲切;有些是电视上看到过的,比如医护人员奋战抗疫一线;还有一些,是她不知道的。“这个展览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这场疫情以及疫情中的生活细节。更让我们知道,在我们举家隔离的时候,有很多人在城市里,在城市与城市之间为我们‘穿针引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未真正割断过。”
▲2020年1月24日,上海地铁内,一名顶着满头卷发器戴着口罩的妇女。摄影:周馨
中国首个纪实摄影师联盟——拾城的摄影师们也是“穿针引线”者之一。特殊时期,全国各地的拾城摄影师积极投身其中,用影像记录疫情之下生活的点滴。其中6名拾城摄影师先后逆行奔赴武汉,定格下这座城市的“艰难时刻”。从武汉,到其它城市,再到海外,他们将自己见证的与感受到的定格于镜头之后。
来自嘉兴的摄影师朱骏说,个体的记录和观看,往往会受限于空间和认知水平,影像有时也会显得单薄而又孤独。但当大家的照片被串联在一起时,会形成一股观看和思考的合力。这种力量无论是对创作者本身,还是看这些作品的观众来说,都会形成更丰满的记忆和思考力,帮助我们更宏观且真切地认知新冠肺炎疫情到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2020年3月10日,北京,海淀区万泉河路,公交车上只有一名戴口罩的乘客。摄影:郑新洽
在嘉峪关的村路上、在西安的医院门口、在武汉小区的进出口,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值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位拎着检查结果的老人,坐在聊天、喝酒、唱歌的“热闹”的雕像们之间,充满无助和彷徨……本次展览通过“战”疫、“防”疫、“空”城、“宅”家、“复”工五个版块,将国人在疫情不同阶段的感受通过鲜活生动的影像真实地呈现出来。经过时间的沉淀后,这些影像充满了力量。
▲2020年2月20日,陕西西安,一位扮作包公的非遗传承人在村口义务执勤,宣传防范新冠肺炎有关知识。摄影:王警
在“防”疫板块中,有一个系列主题为“挡”的作品,是摄影师白渺在武汉拍摄的。在封闭居家的这段时间,武汉街头能碰到各式各样的围挡。这些围挡隔出了两个世界——围挡外的人给围挡内的亲人送菜,快递隔着围挡送货,外面的人隔着围挡向围挡内的商家买东西……“疫情之下,生活依然以另一种方式在继续,生命坚韧地在困境中开出花朵。”白渺说,当你细细品味围挡边的人与事的时候,你会感受到那些市井的、接地气的的东西,以及某些民间的“智慧”与“机巧”。
许多人或许还记得这个画面——方舱医院送走最后一个病人,一位医护人员如释重负地倒在病床上休息。它出自摄影师赖鑫琳之手。
▲方舱医院送走最后一个病人,一位医护人员如释重负地倒在病床上休息。摄影:赖鑫琳
在他的镜头里,人们能看到:医务人员被汗水模糊得根本看不清眼睛的护目镜特写;两位坐在武汉东湖栈道上休息的医务人员孤寂而疲惫的背影;一边工作一边回首照顾上网课的孩子的妈妈;武警战士撤除武昌高速公路道口围栏;解封后小女孩在小区花园里拉开口罩深深嗅着今年春天的第一缕花香;一家人终于走下火车从解封的武汉回到天津……一张张照片,无不触动心弦,透过视觉的表层,人们进一步思索人与人,人与生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展览中的摄影作品,没有浮夸的摄影技巧,没有煽情的画面,真实地记录着疫情之下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我们习惯的生活真美好,珍惜当下”“我们感觉到的岁月静好,背后有太多人在负重前行。”“经历过疫情,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体验”看完展览后,不少观众发出类似的感慨。
▲2020年3月5日,杭州,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奥吉塔芭蕾艺术中心老师陈佳敏(左)和曲嘉,通过直播给在家里的学员们上芭蕾舞课。摄影:陈中秋
图片:除特别注明,均由叶辰亮拍摄
作者:李婷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王雪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