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战时期防空炮命中率的问题 奇低无比,而且各种火炮的引信差异很大比如大口径火炮,如德国的88毫米炮使用的是时间引信,到了设定高度就爆炸,而小口径火炮是碰炸类型的,碰上才炸,否则就是哑弹按照美国二战后的对德和对日战略轰炸调查的数据显示,大口径防空炮的击毁比大约是1500-2000发击落一架敌机(轰炸机比较坚固,很多被打断了半截机翼或者满身窟窿还能飞回去)日本海军用的最多的25毫米机关炮,大约1.2万发才能击落一架美机(当然和日本人缺乏集中火控系统有关,各打个各的)美国的安装VT信管40毫米炮,大约30-40发就能打落一架日本飞机
关于二战德国88mm火炮 纳粹德国北非军团由于坦克少且缺少反坦克武器,所以在战场上被逼把88mm高射炮当反坦克武器使用。最先使用是在萨拉姆战役中。
美国在二战中期研制出了防空炮用的近炸引信是什么原理? 二战美军使用的一款近炸引信近炸引信主要的发展目的是对付空中的飞机,而最初的发展被认为比较有可能实现的,是采用光电感应型与无线电波感应型两种。而所谓光电感应型就是根据目标反射的光线,转换成电路信号去激发引信起爆,类似的设计被用在德国空军,在二战末期在某些飞机的机翼上安装垂直发射的火箭,这些飞机在拦截美国轰炸机的任务时,当飞机感应到轰炸机的阴影时,就会自动发射火箭弹。由于引爆的时机是来自目标的光影效应,按理来说,杀伤的效果会比较显着。可是,光电感应信管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那就是目标的影子,如果使用环境上的光线不够,或者是周边物体形成反射,这种引信的效果不是很差,就是会很不稳定。更不用说,这种引信是无法在夜间使用的!而用无线电信号作为感应起爆的近炸引信,理论上这种引信的效果会比较稳定,也比较好。只不过,在当时难度最大的关键是如何把相关的电子零件塞入大小不一的引信当中,而且能够抗拒炮弹发射时的加速率,震动,以及温动变化等等。不像是现在的电子装置,是以集成电路为基础,当时用的则是真空管,就是以玻璃为主的真空管!想一下,把一个真空管从放大机拔起来,当皮球扔来扔去,大概玩不了几次就会坏了。把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