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女儿写给爸爸的七夕祝福语 冷露无声湿桂花能想到什么

2021-03-23知识2

表达思念之情的古诗 静夜思李 白床 前 明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举 头 望 明 月,低 头 思 故 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秋思张 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人日思归薛道衡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冬日山居思乡-周贺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江外思乡韦庄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

“不知秋思落谁家”加上问号好不好,为什么? “不知秋思落谁家”句,来自唐代王建的诗《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原诗为:“中庭e69da5e887aa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3653262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写的是中秋之夜,月明人思,本人望月想念亲朋;由此可知天下多少人,在月夜栖鸦间、冷露秋花中的思乡之情!可见,此句是己有所感,念彼之情;大千世界,悲欢离合。所谓“不知”秋思落谁家,实是“定知”秋思落万家。此乃肯定句,不是疑问句。若于十五团聚日之诗境中,在此句加上问号,反存“可否家有秋思”之疑。加上问号,给读者一种整个语句后半部分呈上升上扬音调的感觉“不知秋思落谁家?表示的是疑惑,不解,没有答案,另外一层意思是反问。不加问号,表达了一种深沉、感叹、思念的情感,不知秋思落谁家,可以充分的体现出作者的内心情感,和那种牵挂而又不知的无奈。(还有一种隐藏的意思,有思念的目标,却不知“送到”了没有)这句出自唐朝王建的七绝《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诗中描写的是八月十五的夜晚,庭院中的繁枝茂叶上结了一层白霜,寒鸦栖息在上头,冰冷的露水沾湿了桂花。此时,诗人也和所有人一样翘首望着浩宇中那轮皎洁的圆月。忽然间他心生一问。

女儿写给爸爸的七夕祝福语 冷露无声湿桂花能想到什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所抒之情是什么 抒发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诗歌描绘了一种凄清、寥落的气氛,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出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译文】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扩展资料1、《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创作背景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寄友人杜元颖的。原诗诗题下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2、《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鉴赏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诗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这首诗意境很美,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

#冷露无声湿桂花能想到什么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