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文《海水为什么是蓝的》 教学目标:1、了解“好奇心”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意义,树立学生勤学好问的求学观念.2、学习在叙述故事中穿插议论、阐述道理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思考“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系,让好奇心成为学生求知的不竭动力.2、指导学生学习使用在叙述、说明过程中穿插议论、阐述道理的写作手法.主要教学环节设计:一、提问导入,引发兴趣.1、启发提问,畅所欲言.海水是蓝色的,这已是一个常识问题.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呢?2、板书课题,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2、概述课文内容,强调“好奇心”的作用.拉曼受充满好奇感的稚童的触动,唤醒科学的“好奇心”,经过科学的探索,终于探明了“海水为什么是蓝的”原因,也由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三、再读课文,思考讨论.1、思考:拉曼为什么会获得诺贝尔奖?明确要点:1)他发现了“拉曼效应”,为人类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2)是“好奇心”将他领上了神圣的奖台.2、结合课文内容,组织讨论:如果在科学研究中失去好奇心会怎么样呢?1)再读课文,寻找课文例证.(重点研读11—15节)2)归纳事例,思考举例意图.作者以约里奥·居里和李比希两位科学家因失去好奇心而。
差一点就发现电磁感应的科学家是谁 好像是有这么回事,我记得好像是法拉第在最初的时候就是这么做实验的,后来改变了方法才发现定律的.
有哪些科学家因为没有自己的坚持而错失成果被别人得到的例子? 会有很多的科学家也就是没有坚持到底最后因为后人继续研究就获得了很大的成就。研究遗传学的时候摩尔根就是其中之一。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科学家 错过机遇的事例 中国人有好的物理思想,好的实验方案,好的地理条件,但由于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2623930得不到相应的支持,从而失去了一次问鼎诺贝尔奖的机会 谁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唐孝威与小柴昌俊“人们可能不会想到,这项诺贝尔物理奖原本很可能大陆科学家是有份的。在2003年第5期《科技导报》的一篇文章中,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高能所)何景棠研究员写下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那篇文章的标题非常醒目:《2002年诺贝尔物理奖与中国人擦肩而过》。而故事的主角是中国科学家唐孝威。根据何景棠的叙述,1978年1月,46岁的高能所科学家唐孝威带领一个中国科学家小组,到德国汉堡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参加丁肇中领导的Mark-J实验组的工作。这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首次派出科学家小组到西方参与国际合作。而51岁的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2002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之一)当时也来到汉堡,参加了另一个实验组的工作。唐孝威和小柴昌俊在汉堡认识以后,两人对质子衰变实验都产生浓厚兴趣,并开始谈论实验方案。1979年9月,唐孝威回国,小柴昌俊也回到日本。此后,两人经过多次通信联系,建议中日两国合作建造大型水切仑柯夫探测装置,以探测质子衰变事例。据。
历史上有哪些与重大科学发现失之交臂的例子?说到这个的,小编想起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教育家之一李比希的一件事情,让他十分懊悔。当时李比希在做一个实验,他将海藻烧成。
由浮躁心态,想起一位科学家朋友! 各人头上一片天,兄弟。
最早发现病毒的科学家是谁, 大家来帮下。怎么办? 最早发现病毒的科学家是谁,大家来帮下。怎么办?1886年,在荷兰工作的德国人麦尔(Mayer)把患有花叶病的烟草植株的叶片加水研碎,取其汁液注射到健康烟草的叶脉中,能引起。